“同樣如此,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什麼樣的事情都會想試著去做一下,孩子在做事當中,獨立生活的能力就會逐步得到鍛煉;父母一定要學會適時,不能有任何遲緩地放飛孩子,這樣一來,孩子會比在父母嗬護之下成長的更茁壯、更有主見;如果相反,一切的包辦都會造成孩子各方麵能力的喪失。”
“安迪,你還記得以前,你遇到我和朵朵的情況嗎?”多拉突然之間打斷吳用的話,臉上的表情已經恢複了常態,已經慢慢地認同了吳用的說法。
“當然知道,朵朵因某些特定的事情而導致患上了自弊症,而現在,自弊症好了,也恢複了小孩子應有的天性,這不是很好的嗎?”吳用微笑著道,“我們不是要限製朵朵的活潑,而是要讓她健康的成長就可以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去完成,哪怕做的不好,也不要去製止,隻有親自去實踐了,就會體會到成功滿足感。”
“行,你都是正確的吧,接著說吧。”多拉笑了笑道。
“我們就要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當然,放飛孩子方麵,我就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我覺得寫得非常好,是說,有兩位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空間,想出了一個叫做‘小留學’的好主意,這辦法,既簡單,又有效果,而且孩子也非常的喜歡;這個所謂的‘小留學’,就是兩家的孩子,都到對方的家裏去住一兩個月,上學仍在原來的學校;可不要小看這樣一個空間的變化,這對於孩子的教育效果是非常的突出。”
“我認為有四個方麵的好處:一是孩子得到鍛煉,孩子初次離家,雖說不是一個人生活,但畢竟周圍都是外人,環境不太熟悉,因此也可以算是獨立生活的初步鍛煉;二是培養了自理能力,初次到別人的家裏,孩子比較重視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他們都能自覺嚴格地要求自己,家務活都會搶著幹的,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很合理,不會的事情,都會努力地學著做,雖說這時間不長,但進步非常的快;三是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小留學’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麵對的都是陌生人,這也正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好機會;孩子們學習著如何對待家裏的長輩,如何對待新的鄰居,如何對待來訪的客人,在新的家裏聽到長輩的教導,再結合著原有的人際交往經驗,感到對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理解;四是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孩子先後在兩個不同的家庭生活,假如能注意觀察,進行思考,也算是一種比較研究的話題。”
“兩個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著不同的性格、觀念、生活習慣;分析兩個家庭的種種不一樣,可以起到從一個小窗口,加深對社會的認知;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注意擴大孩子的空間,如此放手地去鍛煉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是相反的方向發展著……”
“這是多麼可愛的孩子呀,她們的父母應該說是了不起的,敢於放手讓孩子們出來闖天下。可是現在就有那麼一些父母,不但自己從來就沒想過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反而把學校為生生創設的鍛煉條件破壞了,這樣的事情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太多了;以前我在國內上學時,有些學校組織學生軍訓,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兩百米外的汽車上,居然有的父母向學校提出‘抗議’,說是把孩子累壞了,誰負責?沒想到,這些父母還是自己氣呼呼地把學生的行李背到車上,而他們的孩子卻心安理得地打著空手跟在後麵;難道這樣的家庭將來能幸福嗎?真不明白這位汗流滿麵的父母是怎麼樣的!”
“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找答案;每一個孩子都會無休無止地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可是問題的答案就是讓孩子如何去得到呢?我可以這樣說,孩子愛不愛提問題,這是關係到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則是關係孩子成才的最為重要的因素。”
“我記得以前我讀小學的課文當中,在描寫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明明地寫著是,是蝌蚪的尾巴長到一定的時候,就會自動脫落,而後變成青蛙;學完這課文後,許多學生便養起了小蝌蚪,看著它是如何成長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如何脫落的;可是觀察了一天又是一天,沒有看到小蝌蚪的尾巴脫落過程,不過尾巴確實不見了;學生們把這樣的情況告訴了老師,老師沒有主觀、簡直地否定學生的觀察,而是要求他們仔細地觀察,做出詳細地記錄。”
吳用雖說現在並沒有自己真正的親生孩子,可是現在他已經把朵朵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在教育朵朵的方麵,他真的非常重視。
雖說吳用很想有自己親生孩子,但是目前事業剛剛起步,當然城堡的產業,在他看來,那不算是自己奮鬥而來的,而現在的農場就是自己的事業,哪怕就算是多拉、馮芸芸、張玲三人哪個真的懷孕了,不過,他仍然會把朵朵當成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對了朵朵的教育,自然是非常的重視,沒看到南茜的父母、維克多這些工作狂,簡直就把吳用這裏當成幼稚園了,再說他確實非常喜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