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方麵,你應該注意小孩子的營養飲食與衛生習慣,給孩子吃營養豐富的食品,反對孩子偏食和挑食;教育孩子勞逸結合,一定按時作息,並經常鍛煉身體;要讓孩子衣著清潔整齊,生活與用具安排得井井有條,讓孩子在生活方麵注意衛生;在教育孩子方麵,應該注重方法,針對不同年齡的兒童心理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對幼兒的教育,要結合幼兒生活的具體情景進行,要及時進行,要按孩子的性格、特點施教,可在遊戲當中、交友中、郊遊中,以講故事的方法讓孩子複述,拿出某物品說出物品各稱讓孩子學著說,用圖表、事例等具體生動形象的方法,教育孩子;教育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對孩子各方麵的要求要嚴格,但又要讓孩子明白嚴要求的好處;要正確引導孩子,多作說理工作,家長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同時又處處表現對孩子的愛與關懷,而家長在教育當中要以身作則。”
“對於孩子取得大進步要給予適當的獎勵,當然這個獎勵要以精神為主,物質為輔,且不能滋長孩子的驕傲情緒,反而要向他們提出新的要求;家長教育孩子,一定不能溺愛,過分擔心小孩子,什麼樣的事情都要自己替小孩子辦,使小孩子失去自理自立能力;一定不要動脾氣,要多做說理工作;更不能向孩子發號施令,強加自己的意誌;一定不要對生活感到絕望,讓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殘;更不能用嚇、騙及有損孩子的自尊心的方法教育孩子;想要懂得如何生活,其實也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當然我說的那些相關的情況,也並不是要全都照著去做,隻要你能夠得理好事業、朋友、家庭三者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會生活的人,就是生活當中的強者。”
“媽,你先喝口水嗎。”吳用趁著柳思雨間歇之時,又重新倒了水,微微笑著道。
“臭小子,是不是你嫌媽媽的話多了呀?”柳思雨嗔怪著道。
“媽,看您說的,您辛苦地找到換失散多年的我,在新加坡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我們母子好好地交流,現在能有這樣機會,怎麼會呢?”吳用點上一支煙道。
“兒子,少抽點煙。”柳思雨微微皺著眉頭。
“媽,我隻是思考問題之時,才會抽煙,不會上癮的。”吳用道。
“這就好,煙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能不抽就不抽,最好戒了。”柳思雨自然知道吳用的煙癮不大,再說兒子都這麼大了,非常有主見的,也沒有在這方麵過多的說教。
“媽,您的人生閱曆很豐富,我是非常願意聽了,再我們母子可沒有如此交過心,您也難得有這麼悠閑的時光。”吳用道。
“嗯。”柳思雨喝了一口茶,接著道:“人們的生活不就是為了自己而生活的嗎?不會別人,或者為了麵子而生活,既然是這樣,那麼人們為什麼不能夠生活的快樂一點,開心一點呢?所以,在生活當中,還是生活的快樂一些為好,這樣的話,你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才會充滿陽光;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自己的選擇,因為我們無權選擇我們的出生,當然也無權選擇我們的死亡,上天把這個權利留給了自己,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怎麼活著;有人說過,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所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我覺得這話說得太精典了;可是我們很多很多的人都好像忘了這一點,隻注重目標和結果,不懂得要好好地享受生活的本身,為了實現所謂的人生目標的過程當中無所不用其極,花了畢生的精力,到死的那一天,有的人終於實現了目標,但更多的人卻以失敗告終。”
“假如你要問他們快樂嗎?我敢保證,沒有一個人說自己快樂,都會覺得很累很累,到老了才發覺自己白活了一輩子,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他們太過於注重結果,而忘記了生活其實最為重要的就是生活本身,生活的過程其實才是最為重要的,隻要你每天都快快樂樂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就以現在網上遊戲來說吧,當我們真的在盡自己所能認真的回答別人問題之時,我自己非常的開心,很快樂;可是當有一天我妄想得到更多的積分,妄想要爭取第一,而且似乎掌握了得到第一的奧妙的時候,我的快樂也就不再有了,我隻覺得很累,很累,可是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的目標已經脫離了快樂的原則,因為我已經不是為了快樂而在這裏給你答題了,是為了那個似乎能拿到目標而在這裏回答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