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體係不能隻是看到醫院裏的那些醫生,西醫體係還包括大量的實驗室裏的研究員,甚至是非醫學界的研究人員;這個體係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能獲得廣泛資源支持,很能賺錢,沒治好也能容易推卸轉移醫療責任的體係。打個比方,一個在醫學院學了四年的西醫,就能治療不少病症了,而一個三四十歲的中醫可能才算是剛剛入門,中醫學的人要聰明要能吃苦,不到一定的年頭和經驗是很難有大成的;中醫難學,而且往往有絕學醫師是不累授於人的,且長者往往會輕視後輩。中醫講究對症下藥,理論上沒有治療不了的病,很多療效比較慢,但是副作用非常的小。中醫的認識是宏觀的、整體的、感性的、抽象的、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的標準,但絕就意味著是虛無的,比如經脈、元氣、脈象等都是一種感覺,無數的事實也都證明這種感覺是真實可靠的,是可以作為調治病痛的依據或方法的。”
“不過也有讓西醫不理解的是,對於一種病,比如頭痛來說,中醫並不會局限於頭上進行治療,更可以在腳上或者其它部位進行治療,而且效果非常的不錯;西醫是個體的、理性的、具體的,有一個或多個量化的標準,比如血壓、血蛋白數量、炎症等等,西醫治病一般是就病論病、炎症就消炎、疼痛就止痛。現在的西醫科目越分越細,讓人不解的則是,花樣百出,難治或者讓醫生素手無策的病也越來越多,這些病也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慢性病’。可是為什麼很多的人都會寧願多花錢去看西醫,也不願去看中醫?其實這也是因為西醫的具體化、量化、許多東西都能拿出一些標準出來、更是因為化學合成藥劑,比如各種抗生素、激素立竿見影的消炎止痛的療效,而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現在來說,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更是讓西醫的許多的方麵是中醫所遠不能及的,比如動手術切除已經嚴重病變的病症部位、移植內髒器官、麻醉術、輸血等等,確實,為了挽救以及延長人們的生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完全值得中醫去學習的;而人們在為西醫藥劑的簡單、神奇療效歡呼的同時,可是很大程度上卻忽略了濫用抗生素,或是采用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這種破壞力是非常可怕的。當劑量小的時候,還不至於對人的機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因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嚴密的、複雜的、有機的整體,有著很強的自我修複和調整的功能。”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對於效率的重視,人們對於治療緩慢的中醫已經越來越輕視,所以說,中醫現在的現狀已經是越來越堪憂了,現在的中醫比起西醫來,相差的太多了,甚至可以這樣說,現在中醫的地位已經西醫所代替了。近些年來,中醫正迅速走向衰落,許多的地區,就拿中國來說,除市級中醫院的業務相對穩定之外,縣、區一級的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的中醫業務基本上都是冷落不堪;贏利者更是寥寥無幾,虧損或者瀕於虧損者為數眾多,麵對這樣的場麵,中國很多的基層醫院已經相繼取消了中醫科。更有甚者,有的醫院雖說保留了中醫科,但其目的隻是為了在整體上保持科目的齊全,對地其是否贏利,根本就沒有寄於多大的希望。”
“打個比方吧,我還在中國時,一個醫院原有職工近兩百名,這裏麵原本中醫科的人數有十四名,可是由於看中醫的患者越來越少了,中醫業務難以為繼了,醫院也被迫裁減有關人員;除針灸、按摩、理療等,這些中醫的盈利項目或者具有中醫代表性的項目,保留幾名醫生之外,其餘的中醫人員全部每月領取一千多塊錢的基本生活費,其餘的就是回家自謀出路;如果說基層醫院的中醫業務不怎麼樣,對於個體的中醫診所的情況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其實國內的個體中醫診所的現狀,不用想,也知道情況的;中國的每個城市當中,都會有一些中醫的診所,可是真正去那裏看一下,也就會發現,裏麵絕對是西藥的櫃台,前去就診的患者是在那裏輸液治療,更有甚者,有些中醫診所裏麵根本就沒有一個中藥的藥櫃,中醫診所僅僅隻是掛個名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