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於新作品(2 / 2)

但,劍我了解的太少。所以隻能去寫鏽。

這就好比是記憶方法,有一種記憶法叫做記憶宮殿,當時接觸到這個的時候聽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直到了解才知道,無非就是把意象的東西變成形象的東西去記憶。

而這個鏽,就相當於,變成形象東西都記不住,幹脆就不記了。

《劍鏽》就是由此而來,一切簡單,卻又用複雜的方式表現。一切看著又很複雜,卻又簡單的很。《劍鏽》中所要表達的就是這一點,白了就是矛盾之間的關係。

矛盾之間是很複雜的,但白了就是一條直線的問題,所以很簡單。

要問我《劍鏽》寫的是什麼,我倒是希望它寫的是鏽,因為鏽就是鏽。就是一字,它就代表這個東西,不要去問我構成它的物質是什麼,這些物質有什麼用,還有它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我沒有興趣知道,就好像是知道太陽從東邊出來一樣。我覺得知道這個沒有用。就算不知道太陽還是每都會出來。

每部作品我都會給它一個觀察期,這個觀察期我稱它為“生活適應能力”如果不成我不會拋棄,反而會收留,給一間房子讓它住下。

明了一些是讓他自生自滅。

再回過頭來,看一看《席紀》,我不想再數落它,畢竟是我寫出來的。

來一它的好,唯一肯定的地方是沒有斷更。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好比《席紀》是人類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它有生命。但沒有成才,原因是初入社會太早,教育太少。

所以這個朋友沒有什麼本事,直到有一它明白了這一點……。這期間是不是要的有很多,這時候就變得複雜了。而《劍鏽》要表達就是這一個觀點(問題)。

同時寫兩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同時又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容易與容易之間的區別是多了一個字,現在隻要把這一個“不”字去掉就成。

當然這做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上學的時候,班主任有過一句話: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他,他喜歡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於是我也看了,感動我的是作品的樸質。至於裏麵的愛情我不懂。我就覺得樸質,我喜歡。這就夠了。

所以在那一開始我就找一些這類的書去看,但沒有找到一本,反而看起了金庸,古龍。一開始是看的古龍,覺得文字讓人意味深遠,還帶著一種神秘的色彩,無意中又現了韓寒的書。

再看金庸,情節非常嚴謹,這是好書。我就接著尋找,找到了《福爾摩斯探案》。當時看的入迷,覺得好厲害。

一打聽,這本作品名氣大著呢。再往後看,再也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書了。

這個時候我才想起自己的初衷,樸質。我再接著尋找,樸質的書。我記不清是什麼時候現了《平凡的世界》書名把我吸引了,我打開一看,是寫農村生活的。

這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本身就是農村出來的。那時我看書還不是太快,每都在看,上班看,下班看。

看得非常仔細,反正是用了很長的時間才看完。

再接著了解,才知道這是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再到後是諾貝爾獎作品。

一直到現在我喜歡上了現實主義作品。而且一直有打算寫,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新書《劍鏽》求支持,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