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離開國師府,便直奔皇帝的未央宮,她知道每一天的此時此刻,都是皇帝向魏懋私下議政的時候,而她要的就是此刻,可她沒有想到的是,愛妃由於大病初愈,皇帝特此免去議政,派人將愛妃招進殿中,跟她共享二人歡宴,一群歌女在中央翩翩起舞,王妃看到這一幕,大好興趣頓然無味,心中燃燒起一股熊熊怒火。
看到她冒然走了進來,皇帝顯得有些不悅,他冷冰冰的道,何事非得此刻來見朕,即使要來為何也不通報一聲。
王妃瞟了一眼愛妃,見愛妃一雙玉手正緊緊的被皇帝攢在手中,今日的愛妃顯得特別嫵媚,橢圓型的臉蛋,櫻桃小嘴,高高的鼻梁,一雙像明珠似的眼睛裏裝著一汪柔情似水,正默默的注視著皇帝的眼睛,本就頗為嫉妒,在加上皇帝剛才的語言,在一見愛妃的確長著一副閉月羞花的麵容,心中更是如同千萬隻貓在撓她的心髒,她衝過去一巴掌打在愛妃的臉上,罵道,不要臉的狐狸精。
皇帝和愛妃都被王妃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愛妃捂著被打的臉,站起來道,臣妾何時招惹娘娘,竟讓娘娘如此動怒。
皇帝急忙起身扶著王妃的肩膀,將她向殿外推去,他露出一絲無奈的表情道,王妃,這又是何苦呢,你和愛妃都是朕最疼愛的妃子,你看至於你如此動怒嗎?
王妃見皇帝對待自己態度如此和善,便借機轉變自己的怒火,變得無比的溫柔起來,她立即露出一絲妖嬈的笑容,諂媚的看著皇帝,道,並非臣妾有意為難皇上,隻因臣妾心中太在乎皇上,才一時心胸狹窄,望皇上恕罪。
皇帝將王妃的手握在自己的手中拍了拍,道,時候不早了,回去好生照顧太子,改日我便來看你們母子。
王妃心裏的怒火被皇帝的柔情所澆滅,但她並非為此事而來,她覺得此刻正是她實行計劃的好時機,於是她又道,臣妾還有一事要稟明陛下,正說到此,就被皇帝打斷,他道,有什麼提議明日上朝在議,朕不想現在聽到政務上的事。
見皇帝拒絕議政,王妃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心中雖然怒不可遏,但表麵卻露出一絲溫柔的微笑道,既然陛下現在不想議事,那臣妾告退。
王妃走後,皇帝回到愛妃的身旁,輕輕的撫摸著愛妃被打的那張臉,她安慰愛妃道,愛妃,真是難為你了,我深知自從你進宮之後,王妃就一直對你有偏見,可朕又不能對她加以管教,所以隻好先給她機會,看她日後會不會有所改變。
愛妃搖頭道,皇上,臣妾能體諒您的一翻苦心,臣妾從未怨恨過王妃娘娘,說完依靠在皇帝的肩膀上,皇帝撫摸著她的肩膀,看著前麵的歌女道,隻因現在國事煩瑣,更不想讓宮中也引起爭鬥,希望王妃也能明白朕的一翻苦心。
第二天早朝,正當大臣們對政事議論紛紛的時候,王妃姍姍而來,她來到皇帝的身旁,嬌滴滴的道,陛下,您不是說有何提議上朝在向您稟明嗎。
皇帝向朝下的大臣揮了揮手道,肅靜,王妃娘娘有要事稟報。
下麵的大臣立即鴉雀無聲,隻有魏懋和國師狡黠的相互瞟了一眼,又將目光移向王妃,其實國師已心知肚明王妃來上朝的目的,就在昨天王妃離開後,他開始仔細琢磨此事的後果,如果皇帝真的將他的名氣昭告天下,必定會遭到眾臣的嫉妒,尤其是魏懋,他在宮中的地位無法撼動,可我隻是一個半路殺出來的道士,在說我進宮的目的,並非為了名氣而來,如此反而會給自己的計劃帶來不便,所謂樹大招風,可怎樣才能將自己這棵大樹變成不起眼的小樹呢,思來想去,他終於想得一條妙計。
王妃冷冷的看了一眼魏懋,又將目光移向國師,她道,臣妾是,然而就在此時,突然一位將士來報,他氣喘籲籲的跑進殿堂,向皇帝叩拜道,稟報萬歲,南方傳來消息,說那裏出現了瘟疫,已經死了很多人,屍體已經開始腐爛,發出一陣陣惡臭,導致很多地方民不聊生。
皇帝驚的從龍椅上嗖的站了起來,臉色開始抽搐,他沉著道,為何又是瘟疫,諸位對此事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