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體製改革取得豐碩成果
特別策劃
作者:冀文改
黨的十六大以來,河北省根據中央關於加快文化體製改革的戰略部署,樹立新理念,明確新思路,采取新舉措,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截至目前,提前完成重點改革任務,初步形成了改革發展良性互動的新局麵。
一、文化體製改革重點任務提前完成,文化發展能力明顯提升。省委明確要求改革工作年底前要走到全國前列。我們建立了“以目標倒逼進度、以時間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實”的工作機製,確立了“自下而上、先易後難、管理先行”的推進模式,製定了全省和各市各單位改革工作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層層分解任務,倒排改革工期,限期完成任務。以省文化體製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省領導小組”)的名義給各市委書記、市長寫了公開信,並將每一份改革文件和每一期改革工作簡報送到各市委書記、市長手裏,積極爭取黨政一把手的關注和支持。省領導小組同各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和省直有關文化單位一把手簽訂了改革工作責任狀,明確了改革工作責任追究製度。派出六個督導組,由廳級幹部帶隊進駐各市各單位,研究解決有關問題,督導推進各項工作。
截至9月底,全省有改革任務的11家出版社、158家新華書店全部完成轉製,1家電影製片廠、13家電影公司全部完成轉製,26家電影院中有25家完成轉製,1家省級黨報黨刊發行機構、4家新聞網站全部完成轉製,92家文藝院團中有84家已完成轉製。省廣電網絡集團公司已整合全省11個地市的廣電傳輸網絡機構,134個需整合的縣級公司中,133個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全省33家市級、221家縣級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務。10個設區市和各縣(市、區)已全部完成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並,全部成立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各設區市和各縣(市、區)已全部建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11個設區市中有8個市已全麵完成改革任務,其餘3個市也都完成97%以上。文化體製改革催生了新的發展動力,促進了文化企業的加速發展,湧現出了大廠評劇歌舞團有限公司、河北新華書店集團公司、河北長城傳媒有限公司等一批先進典型。目前,改革成效初步顯現,《河北日報》全新改版,按照“三貼近”的要求,開設“新聲”、“監督”、“投訴直通車”、“拍客”等欄目,多側麵多角度反映政聲和社情民意,來自一線、基層的報道較改版前增加了三成以上,月評好新聞數量比改版前增加了二成;河北電視台樹立“新聞立台”理念,強調把鏡頭和時間對準基層、留給群眾,2009年重點新聞品牌節目《河北新聞聯播》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同比上升97%和108%;農民頻道被評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專業特色頻道”;河北電台《陽光熱線》欄目入選“新中國60年影響中國廣播電視進程的60個欄目”;長城網日點擊量突破1000萬次,榮獲“全國百佳新聞網站”稱號,新聞宣傳吸引力、影響力明顯增強。今年上半年,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完成收入2.6億元,同比增加3080萬元;實現利潤1477萬元,增長82.3%。河北出版傳媒集團銷售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2500多萬元,同比增14倍。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完成營業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由去年虧損400多萬元變為盈利3500萬元。河北電台、河北電視台廣告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18%。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不斷完善,文化惠民能力明顯提高。一是深化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省圖書館破除幹部身份終身製,設置管理、專業技術、工勤三類崗位,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的分配辦法,實行全員競聘、崗位管理和激勵約束機製。河北交響樂團麵向全國招聘演奏員,麵向市場選配曲目,實行考核上崗和末位淘汰,先後調整人員122人,走在了全國地方交響樂團改革的前列。省話劇院創新藝術生產方式,實行製作人製、演員簽約製,成功推出《海的女兒》等三部兒童劇。二是大力實施重大文化設施建設工程。結合我省城鎮麵貌“三年大變樣”工作,規劃建設了一批標誌性、基礎性文化設施,新建和擴建了河北報業大廈、河北廣電綜合業務樓、河北大戲院、河北美術館等一批大型文化設施。河北省博物館和省圖書館改擴建工程也將於年內完工。投資2.5億元對山海關長城及城內基礎設施進行了修複,投資4200萬元對山海關長城博物館進行了改擴建,投資6500萬元對李大釗紀念館進行改擴建和改陳,西柏坡遺址建設、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保護工程、冉莊地道戰遺址修複等項目進展順利。三是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全省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家書屋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全省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9%以上,建成3.6萬個各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技術平台)和基層服務點,建成農家書屋11,440個,新啟動建設10,000個農家書屋,基本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的目標。組織了專業技術人員“進萬村興百業”、“高雅藝術下基層”、“彩色周末”、“太行情老區行”文藝巡演等文化惠民活動,去年全省彩色周末文化活動共組織各類廣場文化活動9000餘場次,觀眾達270餘萬人次;省心連心藝術團與河北省供銷總社聯合舉辦了“為了大地的豐收”全省巡演,免費為農民演出65場,觀眾約40萬人次;舉辦第二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日均接待觀眾2萬餘人次,把文化送到基層,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四是繼續實施“公共文化扶貧工程”。今年新資助10個經濟欠發達縣建設宣傳文化中心,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53個縣級宣傳文化中心、582個“市民中心”、1.8萬個“村民中心”;同時組織開展了為群眾文化團體服務活動,在全省11個設區市各選擇5至10個有困難的群眾文化團體,向每個團體贈送5000元至10,000元的急需文化器材。五是啟動公共文化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建立省公共文化服務視頻點播信息數據庫,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傳輸入戶,村民、市民在家中通過點播可以收聽收看高質量的文化服務信息。目前,已在全省選擇了4個縣12個村進行試點,並正逐步推開。六是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投資2億元的山海關城牆維修工程竣工開放,被譽為我國長城維修保護工作的典範之作。雞鳴驛城牆維修保護工程已完成總量的90%。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保護項目總投資30億元,已完成周邊和老城區拆遷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