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打開了之看著是一個弓箭的圖紙,但隻這一看尺寸吧伊籍看愣住了,問道:“主公,這麼大的箭,誰用啊,用弓箭之人的臂力要多大啊?”
李哲一笑說道:“就按我說的去做,不用懷疑,我就是要五萬套,我必有用處!”
伊籍回答道:“是,我這就去辦”
伊籍走到了門口,停住了腳步轉身說道:“主公,這些箭要多長時間要”
李哲說道:“我給你三個月的時間可以辦到嗎?”
伊籍答道:“三個月的時間也差不多,時間上有空餘,應該沒問題”
李哲想著,想等到黃月英研製出了箭車後,在造上幾百兩弓箭戰車,然後出兵西川,讓整個巴郡成為弓箭的靶子!
伊籍下去後,李哲一個人還在想著,這些武器造好後的威力!
冀州,曹操到了冀州城門外,夏侯兄弟拘禮說道:“主公,我們沒有攻城,等著袁紹敗軍後,我們想活捉了袁紹,而後不用攻城,冀州就該獻降了”
曹操大笑道:“我的妙才有長進了,知道用計了啊”
身邊的賈羽沉默,而後曹操說道:“妙才啊,你道城門下去喊,袁紹兵敗,丞相大軍已經到了冀州,如果今天不開城獻降,明日我大軍就開始攻城屠殺”
夏侯淵挑了幾個嗓門高的人去了城下高喊著剛才曹操所說的話,城上的守城官聽完後,自己開始坐不住了,不知如何才好啊。
守城官直接跑到了田豐的家中,此刻的田豐早已經因為勸說袁紹不能出兵攻打而被辭官一個人在家中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曆史中的田豐大家也許都知道,其實論資曆,田豐和沮授是最早的跟袁紹的,三國人物中,他們兩位是我十分敬佩的謀士,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足智多謀。田豐,字元皓,《三國誌》說他“天資瑰傑,權略多奇”,而沮授則“少有大誌,多權略”,孫盛甚至說田豐,沮授之謀雖良,平難以過之,可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沮授投奔袁紹後,為袁紹設計了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完全可以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提並論。而且沮授是第一個向袁紹建議迎天子都鄴的人可是結果袁紹沒有采納。而田豐則是獻計幫助袁紹消滅了公孫瓚,也是立了大功。
然而在官渡之戰爆發之前,田豐和沮授都一再勸阻袁紹不發動這場戰爭,他們的理由充分及正確。他們認為:天子剛剛安定,若再發動一場大戰,師出無名,於義則違。而且袁軍才消滅了北方的公孫瓚,已經勞民傷財。現在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應該安邦頂國,向天子報捷,若被阻攔,則告曹操阻塞王路,就有了正義的旗幟。然後分兵遊擊,讓曹操疲於奔命,使其不得安寧。這樣以逸待勞,即可水到渠成。大家知道這個計謀有理,有利而有節,是個好的謀略。但是袁紹聽了郭圖的阿諛奉承,空談誤國,欲畢其功於一役,最終失敗。而極力製止的田豐和沮授都被殺死。)
守城官直接進了田豐的府門,而後喊了兩聲:“田豐別駕,田豐別駕何在?”
田豐聽到後走出了房間手裏拿著本書道:“田豐已經不是別駕了,不知小兄弟有何事找我啊?”
守城官見到了田豐跟見到菩薩一樣跪在了地上說道:“曹操到了,這回是十五萬大軍了,圍城,而且發言說道:“今天如果不開城獻降,明日就攻城屠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