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增值

Life

作者:玉版

大眾對於珠寶投資的認識偏差有多恐怖,看看調查報告,你就清楚了。根據新浪網之前發布的問卷統計,89%的女性都有過購買珠寶首飾的經曆,其中又有高達90%的人希望它們可以實現保值和增值的功能。不過,根據她們提供的購買單品品質及價格粗略評估,2000份調查問卷中,僅有不到10%的人買對了珠寶。

吃驚嗎?可這就是事實。造成以上情況的原因非常簡單:大多數女性缺乏購買珠寶的常識和技巧,同時又容易被購買時的衝動情緒所誤導。她們最常進入的誤區包括並不僅限於:

1.誤以為購買1克拉以上的婚戒能夠保值。

2.誤以為頂級奢侈品珠寶品牌(例如卡地亞、周大福等品牌)的珠寶要比普通珠寶更有升值空間。

3.感覺隻要是A貨翡翠,便值得一買。

4.參加旅遊團時,在導遊的介紹下購買珠寶。

5.盲目相信各種珠寶鑒定證書。

6.跟風購買各種珠寶首飾

似曾相識?如果你發現以上這些行為也曾經發生在自己或者朋友的身上,用不著驚訝、歎氣或者懊悔。

Hers今天會用著名的3W法則幫你梳理正確的珠寶購買脈絡,確保你的下一次購買,會有更大的升值可能。

買哪些珠寶才能升值?

你是否非常喜歡寶格麗的鈦鋼項鏈,卡地亞的三環戒指、香奈兒的珍珠項鏈、蒂芙尼的銀飾,以及梵克雅寶的三葉草耳環?

對於許多女性而言,這些被時尚雜誌大力推薦的單品,都是購物清單中絕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它們係出名門,而且價格相對親民——1萬~3萬元的售價,正好屬於都市女性可以負擔得起的主流價格。不過,如果你一旦購買了它們,想升值或保值,幾乎絕無可能。不信的話,請光顧一下本地的二手市場,你會發現,即便是全新的卡地亞三環戒指,寄賣價格都在原品的5折以下。

為什麼這些國際大牌珠寶都不能實現保值?原因很簡單,它們的定位是“服飾珠寶”custom jewelry,這些珠寶的材質一般隻是普通的K金、鋼材、鑲嵌人造寶石或其他低價主石,本身的製造成本較低,市場定位於高級服飾搭配,所以雖然因為品牌效應售價不菲,卻並不是值得收藏的正確選擇。事實上,絕大部分在市場上售賣的大眾珠寶都很難實現保值的目標,因為它們的購買價格已經附著了太多的品牌宣傳成本、店鋪發售成本和昂貴的包裝成本。真正值得我們購買,並能幫助我們實現增值的珠寶選擇並不多。

所以,Hers提醒你,請牢記以下的原則

1.珠寶的價格主要構成。寶石及基材成本+鑲工及設計成本+宣傳營銷成本。越大的品牌,宣傳營銷成本越大。所以,需要謹慎購買大牌珠寶的入門級珠寶係列,相對而言,售價在10萬元以上的高級珠寶更有收藏的價值。

當然,更進階的選擇是想辦法購買到未經鑲嵌的寶石裸石,它們售價中的“含金量”相對較高。

2.避免購買那些被市場熱捧的珠寶品種。在珠寶專家的眼中,市場上適合普通消費者購買或投資,並有穩定增值空間的珠寶僅限黃金和鑽石兩種。而近來市場上大熱的碧璽、海藍寶、坦桑石等,都存在較大的泡沫。

雖然最近金價處於近年來的低點,而且鑽石的漲勢也較往年有了一定的回落。但正如股票市場有起有落一樣,珠寶市場的價格波動是相當正常的。在專業人士看來,現在還正是逢低吸納的好時機!

3.如果已經具有一定的珠寶鑒賞知識,請在選擇珠寶時盡量偏向以下的單品,在未來,它們或許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升值可能。摩氏硬度較高的主石——例如藍寶石、紅寶石;尚未被國內熱炒的寶石——如葡萄石、摩根石、祖母綠;切割後可帶來明亮火彩的寶石——可以折射五顏六色的光芒,是寶石最受人歡迎的原因之一,所以,除了翡翠、玉等少數無火彩的非單晶體寶石外,其他能實現長期升值的無火彩寶石並不多,所以,請盡量避免購買價格太貴的綠鬆石、紅紋石等。

4.如果你想投資一件“傳家之寶”。請盡量避免珍珠、象牙、珊瑚、琥珀這些“有壽命期限”的有機寶石,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有機寶石勢必會因為周圍的環境變化,而出現黯淡、易碎、發黃、消磨等特性——“人老珠黃”的諺語,可絕非戲言哦。

如何購買珠寶才劃算?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樣,許多珠寶的“價格水分”,都是因為普通消費者缺乏珠寶知識,因而容易被商家誤導而生。所以,了解一定的珠寶商業知識,對於你買到價廉物美的珠寶會更有幫助。

以下,就是Hers幫你總結的珠寶購買要訣

1.充足了解之前,絕不衝動購買珠寶。珠寶價格不菲,往往動輒五六位數字,要確保自己的投資在未來升值,之前請做好充足的功課,就像你想購買哪隻股票,最好也要對股票發行公司詳細了解一樣。通過各路搜索引擎,你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幾乎所有的珠寶/寶石基礎知識,包括它們的品質判斷方式、粗略價格以及常見的造假方式。有了這些資料打底,之後的購買行為才會更理智——比如,通過了解鑽石的4C你會了解到鑽石的價格是由重量、切割方式、顏色、淨度等多重因素決定,所以,1克拉以上的鑽石能保值,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