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雲也要開放

熱點觀察

作者:郭濤

不管用戶現有的IT環境是物理環境還是虛擬化的環境,也不管用戶在私有雲環境中使用的是VMware的技術還是其他廠商的技術,天翼混合雲都可以提供統一的查看、管理和運營服務。

7月14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雲公司)與VMware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聯合構建中國電信天翼混合雲服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楊傑與VMware公司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都親臨發布會現場,足見雙方對此合作的重視程度。

從即日起至10月15日,天翼混合雲服務將展開為期三個月的試商用。通過這三個月的試商用,中國電信雲公司將進一步了解客戶的需求,驗證服務的流程,不斷完善服務內容等,為2015年在國內全麵推廣天翼混合雲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技術與市場的完美給合

天翼混合雲服務主要為政府、大型企業等客戶提供包括基礎架構即服務、容災服務等在內的先進的混合雲服務,目的是幫助企業用戶快速、安全、平滑地將其自身原有的IT環境擴展到中國電信的混合雲環境,並對整體混合雲環境進行統一、高效的管理。該混合雲不僅支持企業用戶部署新的雲應用,而且能以安全、可靠、兼容的方式有效提升企業的業務效率和敏捷性。

VMware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表示,區別於其他雲服務商提供的雲服務,天翼混合雲服務的最大優勢在於其開放性。不管用戶現有的IT環境是純物理環境還是虛擬化的環境,也不管用戶在私有雲環境中使用的是VMware的技術還是其他廠商的技術,天翼混合雲都可以通過一個統一的管理視圖,對這一混合雲的環境進行統一的查看、管理和運營。

天翼混合雲服務由中國電信雲公司負責具體運營,VMware提供適合混合雲環境的端到端基礎架構解決方案,雙方根據約定進行收益分成。天翼混合雲服務是一個典型的技術與市場完美結合的產物。

中國電信雲公司的公開數據顯示,國內超過70%的互聯網內容與服務都托管在中國電信的數據中心和雲資源池中。在過去兩三年中,中國電信雲公司不僅在公有雲服務方麵經營得風生水起,而且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麵也形成了比較理想的“4+2”布局,即在北京、上海、四川和廣東部署數據中心,同時在內蒙古和貴州興建兩個大型的雲資源池。中國電信雲公司首席技術官廣小明介紹說:“我們將首先以北京的數據中心為試點,將其數據中心資源用於天翼混合雲服務,等到技術和服務得到驗證並逐漸成熟後,再向其他數據中心拓展。”

VMware不僅是虛擬化技術的領導者,而且近兩年也積極地向雲計算轉型,並致力於推動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發展。VMware的混合雲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外許多大型企業和雲服務商那裏得到了實踐驗證。帕特·基辛格介紹說:“目前,全球75%的地區都有用戶在使用VMware的雲計算服務。企業應用的測試與開發、容災備份、新一代企業應用等都已經可以在混合雲環境中實現。”

廣小明表示:“在混合雲項目運營初期,我們將集中精力主攻大中型企業和政府市場,尤其是金融、能源、保險、醫療和教育等垂直行業市場。未來,我們還將與VMware公司共同推動混合雲的創新與發展,不斷增加新的混合雲服務內容。”

主打混合雲

IDC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全球混合雲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0%左右。“雖然目前市場上有一些針對中小企業用戶的混合雲服務,但是針對大型企業客戶的混合雲市場還是空白。我們判斷,未來混合雲將是雲計算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楊傑表示,“我們在內蒙古建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雲基地,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4+2’的雲數據中心集群,並擁有完整的雲計算體係。這讓我們對混合雲的落地充滿信心。”

中國電信雲公司為自己設定了新目標:將天翼雲打造成中國私有雲與混合雲的第一品牌。在過去兩三年中,中國電信雲公司嚐試提供公有雲服務,可謂摸著石頭過河。通過這幾年的雲實踐,中國電信雲公司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企業用戶的需求,並在不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著自己的雲服務平台。現在看來,這些嚐試和努力都是在為天翼混合雲服務的推出打前站。“我們通過公有雲服務更好地接觸和了解了中國雲市場。我們在公有雲服務方麵積累的經驗為天翼混合雲服務的發布奠定了基礎。”廣小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