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間件搭配雲引擎IBM以“組合式業務”應對混合雲(1 / 1)

中間件搭配雲引擎IBM以“組合式業務”應對混合雲

新聞背後

作者:陳翔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Impact 2014大會上,IBM軟件集團推出了應對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全新“組合式業務(Composable Business)”。 “傳統的IT模式無法滿足企業多變的業務需求,而‘組合式業務’可以幫助企業輕鬆重塑業務流程。”IBM軟件集團大中華區WebSphere總經理徐剛表示,“今年IBM中間件WebSphere的戰略重點將緊密圍繞‘組合式業務’,並針對中國市場在雲計算、智慧流程、移動等領域推出全新的舉措。”

由於IBM收購了公有雲服務提供商Softlayer,使得IBM雲計算的“組合式服務”備受關注。在公有雲方麵,IBM前不久宣布投資10億美元構建完善的PaaS平台Bluemix,成為其製勝公有雲的突破口。而在Impact 2014大會上,IBM還正式宣布推出雲端市場IBM Cloud marketplace,把IBM的雲能力與第三方服務組合起來,便於企業用戶選擇。

不可否認,多數企業級用戶,尤其是大中型企業用戶不可能將全部業務構建在公有雲上,而且他們傳統的IT架構包括已經建立的私有雲平台都與公有雲服務的技術不同。如何構建企業用戶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的橋梁即占領混合雲市場,是整個雲計算的難點,也是IBM研究的發展方向。在“組合式業務”的方向下,WebSphere作為IBM的中間件產品正在向PaaS平台發展。對此,IBM特別針對企業基礎架構層麵,推出了兩大企業級雲計算解決方案:基於WebSphere Patterns和IBM SmartCloud Orchestrator(SCO)的IBM平台雲方案SCO+Pattern,以及軟硬一體機的專家模式PureApplication System。這兩種方案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著力幫助企業用戶從原來的應用環境直接升級到新的雲的環境上。

徐剛表示:“SCO+Pattern解決方案的特點在於,它可以幫助企業用戶從原有應用環境直接升級到雲環境,並提供端到端的自動化管理,實現可重複和可控的流程,提升可消費性和可審計性。”此外,SCO+Pattern基於開放標準的靈活平台,還可以與企業現有的數據中心流程和工具整合,避免技術綁定。而PureApplication System的一體機環境,則是針對客戶現有環境進行全新升級的雲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解決方案都是為了客戶未來在混合雲中能夠獲得一致性的體驗而設計的,它使得客戶將部分業務轉移到公有雲後,不會擔心自己原有的傳統數據、應用和架構再進行變更和重塑,也不用擔心原本在私有雲中的開發經驗和能力在公有雲環境中得不到應用。簡而言之,IBM希望企業用戶可以利用專家係統去簡單方便地部署,未來,如果這些應用遷移到公有雲上,也可以獲得平滑順利的遷移過程。

IBM甚至推出了免費的WAS Liberty輕量級應用服務器,就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客戶長遠考慮,打通私有雲和公有雲之間的技術路線。“讓客戶獲得一致性的體驗,讓客戶最大化地利用現有資源實現未來雲化的轉變是中間件的核心。”徐剛認為。

也許,未來隨著WebSphere逐漸雲化,可以實現與公有雲PaaS平台Bluemix實現無縫對接,在混合雲時代真正實現公有雲、私有雲資源和應用的圖形化拖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