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專業人才急需培養
新聞背後
作者:程彥博
7月7日,本報報道了IBM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大數據科研和教學領域的深度合作。一天之後, IBM就宣布與教育部簽訂備忘錄,將與中國教育係統攜手開展重要合作,以實際行動應對國內蓬勃湧現的大數據與分析人才需求。
毫無疑問,大數據已經成為信息科技領域越來越重要的技術和重要的發展趨勢。各個廠商都在積極進行大數據領域的布局,而IBM無疑在這一領域領先了一步。這是因為,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都離不開人才,IBM則把住了大數據人才培養的脈搏。
1億美元投入
在這項名為“IBM U-100”的合作計劃中,IBM將向100所中國高校捐贈一係列價值1億美元的大數據及分析軟件,並提供專業知識,支持這100所中國高校培養下一代數據科學家。“IBM一直保持著與中國各個高校廣泛合作的傳統,但是U-100項目是IBM在校企合作中投入最大的一次。”IBM大中華區大學合作部總監王浩告訴本報記者。
即使在今天,高校傳統的教學體係和企業中的實際應用場景還具有一定的距離。特別是當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時,很多高校的師資、教學資源等存在不足,各個高校迫切希望將最為先進的技術和教學資源引入到學校中,為更為貼近應用的教學目標提供支撐。
“IBM U-100”合作計劃做的正是這樣一件事。該合作包括:在這100所高校設立大數據與分析技術中心,在其中30所高校開設本科和碩士課程,以及在5所大學設立“卓越中心”。針對當前中國市場急劇擴大的大數據與分析技能需求和人才缺口,U-100項目每年將會涵蓋4萬名學生,幫助他們獲得大數據與分析的專業知識。
營造多贏平台
根據“IBM U-100”計劃,IBM將設立大數據與分析技術中心,為大學教師和教職員工提供信息管理、數據挖掘、社交媒體分析和風險管理等課程培訓。為加快項目發展,IBM還將提供基於IBM廣泛分析軟件的實操培訓、案例研究,並且聘請IBM專家擔任客座講師。目前,IBM已經與北京理工大學、複旦大學、貴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等7所高校達成協議,這7所高校將在新學年推出大數據與分析的新課程。王浩介紹,到年底,IBM計劃再與40所大學達成合作。到2015年年中,“IBM U-100”計劃將涵蓋100所院校。
同時,IBM將選出30所院校來共同開設新的本科和碩士學位課程,其教學內容將針對業內人才需求較大的數據科學家與首席數據官崗位來進行設計。由於分析技術現在已經超出計算機科學的範疇,成為了許多企業和職能部門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IBM在協助高校設計課程時將重點圍繞如何運用分析技能來解決財務、風險管理、營銷等領域的挑戰。這些課程將由大學教授、IBM研究人員、工程師與IBM全球企業谘詢服務顧問來講授,預計每年將培養出1500名掌握高級大數據與分析技術的學生。
此外,IBM還將幫助5所大學在它們各自的校內設立大數據與分析卓越中心,中心將作為“開放合作實驗室”,讓大學與IBM的商業夥伴及客戶開展合作,讓企業也將能夠運用先進的研發能力解決具體的業務問題。“我們希望通過U-100計劃打造一個多方互動的平台,營造完整的生態係統。”王浩告訴記者,“大數據技術最終還是需要落地到企業中去應用,所以IBM與高校的合作是開放的,也歡迎企業參與其中,多方共同努力讓大數據分析技術在企業中落地,搭建企業與高校大數據人才供需的橋梁,讓多方共贏。”
開設網絡課程
與高校合作,隻是IBM試圖把大數據分析技術紮根中國的措施之一。在此之外,IBM還與慧科教育旗下的開課吧簽署協議,雙方共同成立“IBM大數據與分析專區”,提供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s),培養具備大數據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人才。
IBM與開課吧的合作重點麵向IT專業人員和學生,培養大數據與分析技術和技能。這些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將不斷更新,使學員能夠接觸到最前沿的科技,從而在就業或進入某個具體領域時增加競爭力。目前,所有課程均不收費。
與傳統的高校教育體係相比,開放式網絡課程具有獨特的優勢。“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能夠大規模地促進行業共同發展大數據與分析新技能,這些課程正在快速地從小眾形式發展成更主流的大眾化教育,使全日製學生和從業人員都能夠學習新技能,提升專業知識,並立即將所學到的運用到工作當中。”IBM全球副總裁兼IBM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表示。
從傳統高校到網絡課程,IBM在中國大數據分析人才培養方麵已經發起了全麵的“攻勢”。一場大數據人才培養的爭奪戰已經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