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空的華夏更不會給他機會,曹小強搞來的大量尖端武器,對美利堅來說就是惡夢,全軍上下已經做好準備工作,隻等到時番號一換直接過鴨綠江了。但是表麵功夫要做好,外界是看不出華夏在做準備的,其實就連預定的參戰部隊也不知道,隻是天天在訓練罷了。
1951年2月2日,推遲了半年的朝鮮戰爭還是打響了,2月1日晚23點朝韓雙方對峙的三八線附近,突然響起激烈的槍聲,對峙雙方緊接著進行激烈的輕武器交火,但沒有報出有人員傷亡。2月2日早8時,朝鮮勞動黨主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單方麵宣布朝鮮進入全麵戰爭狀態,並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下,全麵進攻南朝鮮。
由於當時韓國國防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後,1951年2月5日漢城就失守了。在撤退時,韓高層驚慌失措,將漢江大橋給炸了,把大批軍隊送給了朝鮮,更快瓦解了韓軍抵禦能力。值得指出的是,金日成並未事先告知中國詳細的作戰計劃和具體的開戰日期,因此中國大陸與美國一樣,直到戰爭開始才得悉的。這也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朝鮮單方麵“不宣而戰”。
朝鮮戰爭的突然性使得美利堅一陣手忙腳亂,2月9日杜魯門終於在國會上,爭取到了參戰投票的勝利,2月7日美利堅駐倭國的遠東空軍,參加了掩護南韓軍的漢江反擊戰,炸死炸傷朝鮮人民軍2千餘人。2月17日美利堅參加聯合國議會,成功爭取到了組建聯合國軍,支援韓國反擊朝鮮的決議。
2月2日朝鮮戰爭爆發時蘇聯駐聯合國大使曾向斯大林建議,蘇聯代表應盡快返回安理會,以便行使否決權,反對聯合國通過不利於朝鮮的決議,但被斯大林拒絕了。這就使聯合國順利通過了決議,聯合國軍隊組成,但因米國和華夏合作,米國這次並沒有參加。
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4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土耳其、加拿大、泰國、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法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盧森堡、南非與韓國防軍均歸駐日的美遠東軍指揮,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美軍遠東軍司令。2月21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朝鮮的戰役。
在戰爭初期,朝鮮軍隊節節勝利:2月5日奪取漢城;2月13日占領大田;2月14日占領木浦;2月17日則占領了晉州。韓國國防軍和美軍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時美軍第25師收到死守南方防線的命令,不得再後退。朝鮮人民軍已占領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2月16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麵,並說服他人實施風險很大的仁川登陸計劃。
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他打算在美海軍一百多艘軍艦和三百多架飛機掩護下,由美軍第十軍團登陸仁川,並從朝鮮軍隊後方突襲,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隨後再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乘勢反擊,最後由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水原附近會合,之後進攻並重奪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