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的演技比方凱好多了,據說他的片酬也才幾十萬,方凱的片酬可是他的幾十倍不止呢!就他這樣的演技憑什麼拿那麼搞的片酬?”
“就是,方凱的演技實在是太差了,打戲也太假了,跟徐風比起來完全沒法比,徐風打的時候可是真打呢!而且據說他在劇組裏根本不用替身,碰到了打戲都是自己上的,這樣的好演員才能夠貢獻出這樣精彩的電影.......”網上幾乎是一邊倒地將好評送給了徐風,這讓出演了這部電影男主角的方凱簡直氣壞了,在他看到網絡上的評論之後這家夥真的是壓不住火氣摔了好多東西。其實從電影成片出來的時候方凱就已經有些不滿意了,演的時候倒是覺得偷懶是件好事,可是等到演完了才發現自己少了很多戲份,而且徐風明明隻是做為男二號甚至配角去襯托主角的,可是演到最後他的戲份一點都不比方凱少。
影評家們也對於方凱的演技進行了點評,畢竟這部電影不夠好總得找人背鍋不是,恰好方凱又如此突出,於是他就成為了影評家們口誅筆伐的人,關於演技這件事情他本來就不擅長,被一群人給批評之後更是跌落到了穀底。
恐怕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會有人找他去拍戲了。
寧濤也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但是他知道這件事情怪不了徐風,徐風從來都沒有主動要求加戲,更沒有任何搶風頭的行為。除了當初被他攆走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讓人不滿的行為。
不過方凱則是不這麼看,他覺得這件事情就是徐風毀了自己,這小子在跟朋友的聚會下喝醉以後各種吐苦水,反正就是大說特說徐風的壞話,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畢姥爺的‘視頻門’早早出現在了這個時候,第二天網絡上關於方凱辱罵徐風的片段就傳遍了網絡。
自己演的不好還要說別人的壞話,要是沒被放出來也就罷了,可惜的是方凱的話被放到了網上。這下球迷們和粉絲們還有影迷們完全是擰成了一股龐大的力量,一群人的罵聲鋪天蓋地地朝著方凱襲過去,甚至還有人給方凱打騷擾電話發騷擾郵件和信息。這讓方凱簡直快瘋了。
他不知道的是這部電影因為徐風去NBA的事情省去了一大筆的宣傳費用,也因為徐風去NBA的事情吸引了很多不怎麼看電影的人進入電影院裏掏錢買票,他更不知道的是因為徐風這部電影本來預計的3億票房最終停留在了6億。幾乎是整整翻了一倍,大部分的人都表明自己是為了徐風才去電影院的,至於方凱?這種沒演技的誰在乎!
徐風為院線發行方與投資人帶去的收益使得這些人不願意看到拿了巨額片酬還拍不出好電影的方凱去詆毀徐風,在有心人的故意刁難之下,方凱的處境愈發艱難,恐怕從此以後從一線明星掉到十八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在米國。
《明末風雲》也同時在很多城市上映了,奧克蘭的幾家電影院裏就有這部影片,而且非常巧的是皮特就是做這些發家的,與他一同作為球隊領導層的合夥人也有幾個是做這些生意的。結果在他們的努力下,這部電影在灣區很多院線都有上映,華人們自然是想看看這部關乎華夏曆史又有徐風參演的電影,本土的米國人也好像對於華夏文化挺有興趣,不少人都在這一天進入了電影院之中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