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作業

人生

作者:林君

女兒今年在新西蘭上12年級了,她的英文是主修課目,相當於咱們國內的語文課,那麼她英文都有哪些作業呢?

首先,從來沒有看到她背誦課文——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在學什麼課文,也不知道他們英語課都在幹什麼。好像是讀書,然後寫出評論;或者看一部電影,然後寫評論。

其次,從來沒有看到她做那種機械的抄寫型作業。

第三,她的英文作業好像都需要評分的,然後按照比例計入總成績,所以她平時做作業還是比較認真的。

她昨天的作業是針對英國發生的一件事情準備一份演講,她自定的主題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一放學她就躲在自己的小房間裏,開始寫她的演講稿,到了晚上10點鍾左右,告訴我演講稿順利完成,要求在我的麵前進行模擬演講,於是我充當聽眾,而她站在我的麵前開始了為時3分鍾的演講。

我看了一下她的演講稿,內容大體是說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似乎有人提出來並非是撞到冰山上才沉沒的,她滔滔不絕地講了5分鍾,我愣了半分鍾的神,心想這個丫頭還真不錯哦,那麼多單詞我咋都不會呢?問她,這演講稿是自己寫的還是在網上“蕩”下來的?她不屑地回答,那還用問嗎?當然是我自己寫的了。我突發奇想,要是國內的語文課,也讓同學寫一篇文章,然後站在全體同學麵前進行演講,對於孩子的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絕對是一個鍛煉啊。

今天接她回家,問她演講得如何?她卻說自己聽錯了,以為老師說要演講3分鍾,結果拚命壓縮到3分鍾,最後才知道其實是5分鍾的演講時間。不過她又說,她沒有看稿子,而是出口成章一氣嗬成,估計會多給點分數吧。哈哈,這個丫頭還挺樂觀,俺就不管她啦。

女兒這學期還選學了中文,這也是IB課程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之所以特別看重IB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

它除了必考的幾門功課外,還增加了母語的教學和考試。女兒的本國語言自然選修的是中文,第二語言選修的是英文,這不是很好嘛。這樣她就不會忘記中文了,不然從中學就到國外留學,真的把中文荒廢了太可惜了。她現在中文課講的是《雷雨》,還看了《雷雨》的話劇錄像——總的來說我感覺很不錯。她自己現在還在看《紅樓夢》,以前看的都是少兒版,上中學之後就是忙於中考,沒有什麼時間看雜書,現在好了,開始看這些書籍了,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女兒在學校的社會活動也很豐富,周日的時候她和班上的一些同學報名去一個小島上植樹造林。據她回來說,累得半死,但很好玩,風景“巨美”。

今天問她,你今後想做什麼?答曰:不知道。你今後想去哪個國家?答曰:不知道。你今後想讀哪個專業?答曰:不知道。唉,一問三不知的丫頭啊,不管她了。

隨便她做什麼吧,人生總是充滿著各種變數的。對她來說,一切皆有可能,我在想,不必把一切都事先定好,三毛當初也不會定下來自己就是一個作家不是嗎?命運其實是很奇妙的東西,把每一天實實在在過好,就挺好——隨緣過好每一天。

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