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門半開
人際
作者:(美)托馬斯·摩爾 譯/孫開元
我曾經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人的夢境,我發現夢境就像是一台X光機一樣,有時可以折射出我們生活中隱藏在表象下麵的一些東西。和所有的夢境一樣,夢中半開的房門可能意味著很多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做夢人的精神狀態。
人的心靈也有一扇門,記得詩人艾米麗·迪金森寫過這樣一首短詩:
心靈之門應當永遠保持半開,
如果神靈來造訪,
就不會讓他久等。
也就是說,我們應當把思想和心靈之門打開,這樣才能聆聽到他人給我們的啟迪和教誨。
一個朋友也給我講過她做過一個類似的夢,那時候別人告訴她應該結束一些沒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以便讓生活繼續下去。有一天,她夢見自己的房門敞開著,這把她嚇壞了,因為她每天都把門關得緊緊的。
很多人說,他們希望獲得新的想法、啟迪、新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心靈之門總是關閉著。他們想得到屬於自己的新生活,但是又不願傾聽“上天”給他們的啟示。他們想有收獲,但是當新事物出現時,他們又不願打破舊想法、敞開心扉去迎接它的到來。
我想,把你打開心靈之門時的恐懼感克服掉,對於你來說是有好處的。在日常生活裏,你至少應該開始試著把它打開一部分。比如,你可以問你的一位朋友:“你覺得怎麼樣?”這時你就是把你的門打開一道縫隙了。當決定好你要去哪裏,或者和別人一起做什麼事時,多聽聽對方提出的建議,尊重他人的意見;當你被欲望、恐懼主宰了自己時,收一下腳步,放鬆自己,嚐試一下新想法,這些都是你打開心靈之門的練習方法。
就啟迪而言,讀一讀狄金森的詩是個不錯的辦法,而且最好能背下來一些,以此來作為獲得啟迪和洞察力的輔助手段,而不要隻通過邏輯和習慣。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你就能以一扇敞開的心靈之門來做出生活中的重要決定了。
你還可以找一張畫有敞開的門的圖畫,或者自己畫一張、拍攝一張,鑲好後把它擺在自己每天都能看見的地方。坐在一個房間裏,把門關緊,體會一下封閉於其中的感覺,然後把門推開一點,再體會一下與剛才不同的感受。在屋子裏讀一讀、背一背詩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夢見房門敞開揭示了生活中的一個秘密:我們為了自我保護關閉了心靈之門,懼怕見到陌生的人或事物。其實我們無需如此恐懼,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大多是友善的,遇到的事情很多也是對我們有益的。稍微打開一下緊鎖的門,你可能就會看到一種全新的景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什麼比給心靈補充新活力更重要的事了。一個人的心靈要麼是生存、要麼是死亡,而緊閉的心靈之門就如同是一具棺材,會使一個人的生命失去活力。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我們把心靈之門四敞大開,讓所有的東西都進來、讓所有的東西都出去也不是好事情。一些人向我谘詢時,我就告訴他們:你可以保留一個隻屬於你自己的空間,我們的心靈之門能夠打開一半就是恰到好處的。我沒有建議誰把心靈之門全部敞開,隻要我們沒有讓“神靈”在外麵久等就好。一扇緊閉的門雖然擋住了不速之客的到來,可我們因此受到的損失可能會更多。一扇隻打開一半的門也許會讓我們失去一些機會,但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不可避免的。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