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開出的花朵

實用閱讀

作者:雪兒

雨還在“嘩啦啦”地下著,我們乘坐的列車困在這荒山小站已八個多小時了。據說前方道路塌方,正在搶修,何時通車還是未知數,而列車此時的給養已嚴重不足,我們麵臨著斷水斷糧的困境。車上到處是乘客的謾罵聲及孩子的哭鬧聲,聽起來讓人煩躁和心焦。

正無望間,站台上開始出現三三兩兩挎著竹籃、端著臉盆兜售物品的山民,有玉米、饅頭、鴨蛋、方便麵。看到這些奇缺的商品,列車窗口兩旁“呼啦啦”地圍了好多人。

鴨蛋5元一個,玉米5元一個,方便麵6元一包,火腿腸7元……一聽這價格,不少人立即吵吵著嫌貴。山民也不多說什麼,挎起籃子就要往後走,這邊又慌慌地叫住,抱怨著、嘟囔著極不情願地掏錢購物。

我所在的車廂稍後一些,山民走不到這裏就被前麵窗口的乘客圍住,我身邊的乘客也幾乎全跑到前麵搶購去了。我正猶豫著要不要也去,忽然看見車窗外兩個負著重物的小小身影向我這邊走來,原來是賣東西的小孩。

“哎,小朋友,拿些玉米、饅頭、方便麵。”我把頭伸到車窗外,大聲喊。

“好的,阿姨。”走在前麵那個十二三歲大小的男孩,抬起瘦瘦的小臉,衝我一笑,站在他旁邊比他小些的女孩立即手腳麻利地把物品裝進袋子裏。

“多少錢?”我作好被“宰”的準備。

“15塊。”女孩說。

我有些愣住了,聽聞了剛才那些誇張的價格,這樣便宜的價錢讓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阿姨,是15塊錢。玉米1塊錢一個,共3塊錢,方便麵一袋1元……”小男孩仰起頭,眨巴著清澈的大眼睛,細心地為我計算著。

“那好,謝謝你!”看著細雨蒙蒙中兩張清瘦的臉,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很快,窗口又擠過來幾個買東西的人,兩個孩子的物品很快被搶購一空。

兩個孩子站在車窗下整理著手中亂七八糟的鈔票,我好奇地問:“為什麼你們的價格那麼便宜?”

女孩說:“我家在鎮上有個小雜貨店,平時賣東西就是這價錢。”說到這裏,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還是有賺的。”

我還想說什麼,身後忽然傳來女兒的哭聲。原來,女兒在削蘋果時不小心削到了手。我急忙為她捏住流血的傷口。

“阿姨,你稍等,車站花圃裏有止血藥。”男孩撂下這句話,一扭身衝進雨霧中,我一聲“謝謝”還沒有說出口,他已拿著一株青草從遠處跑了過來。站定後,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這草藥止血消炎,效果特別好。他把青草揉碎,敷在女兒的傷口上。我找出創可貼小心地將女兒的傷口包紮好。

“還疼嗎?”他問。

女兒搖搖頭。

男孩欣慰地說:“這草藥叫七七芽,在我們這裏很有名的。”

“太謝謝了!”我由衷地稱讚,“你們真是有善心的特別愛幫助人的孩子。”

男孩和女孩臉上浮起一抹羞澀的笑容,女孩嘴快,說:“阿姨,你不知道,我爸爸一直有病,家裏很窮,這些年我和哥哥上學全靠陌生的好心人資助。我們今天也沒有做什麼,比起別人給我們的,那真是太少太少啦。”

說完,兩人在蒙蒙細雨中揮手向我告別。

我趴在車窗口,看著他們小小的身影走了好遠好遠,心中滿是深深的感慨。

對我來說,今天本來是一個困境交加、愁苦無助的日子,但因為偶遇這兩個孩子,我的心久久地沉浸在溫暖裏。我多想告訴親愛的小孩,善良開出的花朵就像蒲公英的種子,四處飄散,落土生根。在你們身上,我看見許多溫暖的善良,已慢慢長成散發著馨香的美麗花園……

【訓練題目】

1.文章第1段運用了哪一種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

2.有人說文章第2、3段寫兜售物品的山民與標題不符,可以刪去。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請說說你的理由。

3.文中畫線句“我有些愣住了”文中的“愣”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5.你是怎樣理解文章標題“善良開出的花朵”的?

【參考答案】

1.環境描寫,渲染氣氛,交待事件發生的背景,引出下文。

2.不可以刪去。文章寫兜售物品的山民是為了與下文的兩個小孩形成對比,反襯兩個小孩的善良。

3.“愣”字形象地表現了“我”聽到小孩賣的物品價錢便宜時的意外心情。

4.示例:兩個小孩為了回報好心人的資助,在下雨天到荒山小站把食品平價賣給被困的乘客,並為“我”的女兒送治傷的草藥。

5.陌生的好心人資助兩個孩子上學,兩個孩子的行為正是受到好心人的善良的影響,是好心人的善良催生出的善良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