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看到娘了吧?我很早就去小鎮了,看著從市區開過來的客車,一輛又一輛地開過去,等到最後一輛也開過,我才回家了。”

母親開心的笑聲,讓他果斷地決定,要撒一個小小的謊:“娘,我看到你了!可惜那輛車開得太快了,我沒來得及揮手,汽車就跑出去老遠了……”

“看到了就好,娘就沒有白跑這一趟。”母親欣慰地說完,忽然又像個小孩子一樣逗他,“你真的看到娘了,那你說說,娘今天穿的什麼衣服?”

“藍襯衣!”他毫不猶豫地說。

“說對了,看來你沒說瞎話。”母親咯咯地笑著。

他卻久久地握著話筒,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因為,自從父親在五年前去世,母親隻能依靠種田來支撐這個家,日子過得非常節儉,她僅僅在他上高中的那年,因為要參加他的開學典禮,特意買了一件藍襯衣,此後,她再也沒有為自己添過一件新衣服。兩年來,每次去鎮裏送他,母親總是鄭重地穿上藍襯衣。

這次,當然也不會例外……

【訓練題目】

1.如果把選文題目換成“母親”好不好?為什麼?

2.從全文來看,第一二段有什麼作用?

3.根據選文內容梳理故事情節,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語句。

相約特殊會麵→困睡錯過會麵→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劃線句子蘊含著兒子怎樣的思想感情?

5.人們都說母子情深,息息相通,請你從文中找出兩例,予以印證。

【參考答案】

1.不好。文章主要敘述他和母親一次特殊的會麵,表達的是母子情深,若換成“母親”,既不能顯示主要事件,也不能準確表達主題思想。“窗外飄過藍襯衣”動靜結合,富有詩情畫意,它凝聚著母子真情摯愛,如特寫鏡頭,讓人難以忘記。

2.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為寫母子一次特殊的會麵作鋪墊。

3.示例:謊言安慰母親

4.因為在車上睡覺而錯過了與母親相見的機會,讓母親白跑了一趟,白等了好長時間,他因此感到愧疚;為父親去世後母親節儉過日子養育自己而無限感激。

5.示例:⑴當兒子為去參加作文競賽還是回家見母親而猶豫不決時,雖然沒有明確說出,母親卻立即明白了他的心思。⑵作文競賽後,母親在兒子打電話之前就已經等候在鄰居家裏了。⑶“母親開心的笑聲,讓他果斷地決定,要撒一個小小的謊”,兒子知道此時若說出真相,母親一定會很傷心,很失望,於是他立即用一個善意的謊言去安慰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