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天界動蕩(1 / 2)

三十三天之外的離恨天兜率宮中,老君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自己與自己下棋,左手執白子右手執黑子,執黑子時殺伐決斷攻城略地,執白子時步步為營無懈可擊,此時棋盤之上黑子占盡上風,隻需一步,就能對白子形成圍剿之勢,將白子斬殺殆盡!可老君指尖的黑色棋子卻久久未曾落下,良久,老君將黑子放入棋笥之中,起身走出兜率宮,雖外間盡是雲霧,但老君眼中看到的卻是整個三界。

三界如棋,自盤古之後,老君以天地為棋盤,眾生為棋子,也已下了萬年。

當年他看著人們茹毛飲血的樣子便覺不喜,遂將火種授予人間;他看著帝辛沉迷女色將家國建設置之不理,便設計天顯指引姬發伐紂;他看著人們隻一味生產勞作全無思想,不惜化身為人,寫下道德經教化世人。

終於他看到人類有了自己的思想,人們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建設這個世界,可這個世界卻被這些卑微的人類糟蹋得千瘡百孔,人們製定了一套規則,這套規則沿用了千萬年,可這套舊規則在千萬年之後的今天顯得如此陳舊不堪,各種貪婪、欲望、妒忌、暴怒逐漸滋生,老君冷眼旁觀,隻覺這就是一局爛透了的棋,讓人根本沒有期待,還不如將這盤棋全部打亂,各歸各位,重新來過。

想到便做,於是老君落下了好些棋子,隻等時機一到,三界自毀,然後一切如新。

三界之中還沒有能在老君意料之外的事物,可千年之前卻出現了一個孫悟空,老君曾將他關入八卦爐中仔細研究,除了助那猴子練成了火眼金睛之外,老君卻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結論,直至後來老君假借如來之手竟也沒有將他消滅,雖然聽從觀音的建議,讓他踏上取經之路,但老君終於從這一係列的事實中嗅出了一絲端倪,這人竟然是衝著三界那套規則而來的,雖然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按理說,若他能將三界中的規則重新整合,對三界來說實在是利大於弊的事情,這不知何處的神來之手實在高明,但卻讓老君實實在在地憤怒了!

火的使用是我教的!種瓜種菜是我教的!木工是我教的!打鐵是我教的!造紙是我教的!建立帝製是我教的!學文習武是我教的!傳承是我默許的!你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給的!你們的未來,隻能由我來決定!任誰都不能改變!

這種局勢不在控製之中的感覺老君很不喜歡,所以他要孫悟空死,隻是沒想到猴子命大沒死,而五百年前,這天地之中竟然又出現了一個老君摸不透猜不著的人,這兩人到底是誰,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處?那雙在無形之中安排世事的手,究竟是誰的?

老君很厭惡這樣的感覺,但又有些懷念這種感覺,自盤古女媧去後,有多久沒有遇到過這麼強悍的對手了,竟然能把自己的每一處落子都算得嚴嚴實實,應對有方。

這局棋竟讓人有些猜不透,有趣,有趣……

在很久很久以前,凡間一位書生為救一個孩子從萬丈懸崖墜下,正巧被玉帝的妹妹雲華仙子看到,仙子救下書生,然後兩人相識相知相愛,本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童話,可惜仙凡之戀為天地所不容,他們遭到來自天庭的無情追殺,仙子用法力將他們的氣息隱藏了起來,他們開始在凡間安安靜靜地過日子,沒過多久,一個機靈聰慧的孩子誕生了,一家人父慈母愛生活簡單卻盡是甜蜜。

可惜幸福時光總是那麼短暫,追兵終於還是發現了他們的蹤跡並將書生與仙子緝拿回天庭,他們時年十二歲的孩子為救父母竟憑一己之力,踏碎南天門,殺到了淩霄寶殿,玉帝觀此子良久之後與他達成協議,將他父母分別囚禁,若他能變得足夠強大,便自己去找,自己去救!

玉鼎真人憐此子至孝,收入門下傳其功法,天賦奇佳加上苦心學藝,此子在封神之戰中技壓群雄立下不世奇功,終於功成名就肉身成聖,於是人間少了楊二郎,天庭多了率兵駐守灌江口,聽調不聽宣的真君楊戩!

楊戩幾番探查,終於得知母親雲華仙子被壓在桃山之下一日受四季更迭之苦,於是他劈山救母,將母親救離苦海,可惜雲華仙子修為盡失又被刑罰千載剛脫牢籠便灰飛煙滅,而無論楊戩如何查探,卻始終無法得知其父被困在何方。

直到千年之前,有一猴兒大鬧天宮,玉帝求助楊戩派兵鎮壓,楊戩興奮於這世間終於出了位可以匹敵的對手,沒想到一場對戰還未盡興,這猴兒就被如來壓在了五指山下,楊戩疑心此間另有蹊蹺,暗中查探,雖然線索每每在最關鍵的時刻斷掉,但一路所查,竟隱隱與其父下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