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劫數(1 / 2)

“當年五百年前,唐僧從東土大唐往西方取經,途中經過女兒國,遇見了那顆悄然間點在了他心上的朱砂——女兒國王。

唐僧知道自己的使命,他堅定不移地相信著自己的信仰,而自女兒國一別,他身上的使命又更重了。他信仰著佛陀,所以他去西去取經,他懷揣著普度眾生的宏遠,所以他西去取經,他答應了她,要在經書中為她找到破解女兒國詛咒的辦法,所以,他西去取經。

取經路程中,他總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女子,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子?

他初見她時,她說:\"聖僧眉目如畫,若是還俗嫁予朕做皇後,朕定不會虧待於你!\"他看著她訕笑的媚眼,覺得這女人別不是妖精吧!雖然悟空說不是,但是這樣因耽於美色的陛下,又如何能治理好國家,那時的他隻想趕緊換過通關文牒,早日過關。

然後他們師徒四人被安置在了宮中,等待著通關文牒蓋章的日子。閑極無聊,他便央求悟空帶他到皇宮後花園中最高的那顆大樹之上打坐,打坐不覺時日過,不知不覺日已西斜,他在她沒看到她的時候,再次看見了她。

她眉頭微皺,手中審視著那份唐僧請他蓋章的文章,跟身邊的將軍說:\"朕給你一日的時間查探那師徒四人究竟是何來頭,意欲何為,若他們想對女兒國不利,即刻處死!\"

唐僧在樹上看得真切,不禁感歎帝心難測,前一刻說要娶自己弱化敵心,這一刻便做了處死自己的準備,如此手腕,確實為帝王所有。

又一次看到她,是在第二日晚上為歡迎他師徒四人而舉辦的宴會之後。宴會之後,各方來賓都離宮回府,他們師徒四人也回到了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屋子裏,或許是宴會中飲了太多果汁,唐僧夜起跑到牆角方便,又一次在她看不到他的時候,看到了她。

她僅著睡袍披風橫穿後花園,角門外一個滿身血汙的兵士正斜靠在牆角,唐僧離得太遠,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他隻看到她半跪在那名兵士旁邊,那名兵士在艱難地說過幾句話之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她看著那名兵士,然後用手溫柔地給那名兵士擦掉臉上的血跡,然後脫下自己的披風,輕輕地蓋在兵士身上,然後將那名兵士輕輕地摟到自己胸前,輕輕地抱著,唐僧看到她的眼裏竟然有一滴晶瑩的淚珠順著臉頰滑落下來。

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她嬌媚,她霸氣,她溫柔,她的那滴淚水,彷佛落到了唐僧的心裏。

此後幾日,女王經常以辦理通關文牒為緣由,讓唐僧陪著她到處走,她問起了很多唐僧的過去,問起了他們西行路上的種種,問到了他的信仰,問到了他的徒弟,他和她氣氛融洽相談甚歡,唐僧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一個能和自己什麼都聊得來的人,他甚至覺得,如果不去取經,其實留下來也不錯……

通關文牒總算辦好,女王說要親自交給唐僧,在後花園的亭台約見了唐僧,女王遣走了所有的隨從,整個亭台隻有他與唐僧二人,唐僧心中惴惴,他有些害怕女王再次挽留他,他害怕自己可能真的會動搖。

女王此時沒有嬌媚,沒有霸氣,沒有溫柔,她隻是安靜地將通關文牒交給唐僧,唐僧略感意外,也並無多想,正打算起身相謝,卻見女王極為鄭重地對著他跪了下來,這一跪,唐僧卻是真的驚著了,連忙站起讓開:\"使不得使不得,陛下怎的……阿彌陀佛……\"

她冷靜地看著唐僧,直到唐僧讓開身子,她才緩緩站起:\"朕這一生從未跪人,如今聖僧麵前一跪,實為有事相求。\"

\"陛下但說無妨,萬萬不可再行此禮。\"

\"聖僧,可願聽朕說個故事?\"

\"貧僧洗耳恭聽。\"

\"很久很久以前,有倆兄弟,他們的父親在生時曾有言,屬意小兒子繼承父業,然而當這位父親死了之後,大兒子卻為爭奪父親的遺產,對自己弟弟大打出手,可惜迫於身周之人的壓力,大兒子不敢對小兒子痛下殺手,於是就找了一個很厲害的巫師,對自己弟弟降下了一個詛咒,小兒子的子孫後代,世世代代,總為女兒,且不可與男子通婚,想要生下一代,隻能喝河中的河水,以此來防止小兒子對他造成威脅,並且那大兒子在小兒子居住的周圍豎立了一道結界,隻要小兒子的子孫想出去,就隻有一個天打雷劈的下場!\"

\"那大兒子……\"

女兒國王突然微笑著看了看唐僧,豎起了一隻手指指了指天。

唐僧愣愣得看著女兒國王,這個故事,他聽懂了。

\"聖僧,這幾日交往,朕看出你們師徒四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好人,曾有傳說,破解那大兒子詛咒的訣竅,在雷音寺的佛典之中,朕求聖僧大發慈悲,救我女兒國於水火之中!\"

\"我師徒此行取經,若能襄助陛下,自然是功德無量!\"

\"如此,便多謝了……\"

唐僧消化掉心中的震驚,就準備出亭台,女兒國王突然出聲道:\"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