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超過八十歲的老人都在祠堂裏坐著,一共十六人。其中還有一位都九十五了,還身子骨很硬朗,能下田種菜,上山打鳥。
外麵一排則是些六十歲上下的,剩下隻能坐在祠堂外的就是四五個年輕人和女人了。
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在市裏縣裏做裝修工,村上除了老病弱殘就是小孩。
“張浩然說要讓王博來做這個村長,我看不成。”
“我看也不成,他王家人幾年前就搬走了,他這次回來,還把筆架山給占了,這事還沒跟他算賬。”
“我是聽說他承包的,錢給了趙山虎……”
這一說大家都安靜下來了,錢到趙山虎手中,一定沒進公賬,肯定是中飽私囊了。天王村是自然村,推行的是片長負責製,一般是由行政村村委會指定片長,也就是村長。
但到實際操作上,都是由村民推舉出來後,報到村委會,再由村委會蓋章同意。
趙山虎橫行鄉裏三十年,每次推舉都是他,誰也不敢說個不字。
“趙山虎他要是病好了,這要再回來……”
“你還怕那小子?他都成了沒牙的老虎,兒子死的死,廢的廢,連趙大力都不會幫他了。要不咱們開這大會做什麼?”
“那就指定要選王博了?”
一位老人皺眉說:“王博也不是不好,他不在種草藥嗎?能帶大家夥發財,那也行。”
“哼,就帶了幾戶,都是張浩然拉攏過去的,發財也就那幾戶。”
“那不找他找誰?年輕人都不在村裏,剩下咱們這幾把老骨頭,還能挑這擔子?”
這也正好說中了大家的心病,村裏人都老的老,小的小,剩下那些後生,也實在不成體統,要說幹仗還行,這做村長帶大家發財,就差太遠了。
“王博要肯挑這擔子,就由他挑吧。”
不知哪位老人說了句,跟著又長歎一聲,大家也都想想算了。
“太爺爺,張爺爺和王博來了,還帶著徐姝麗。”
一個年輕人跑進祠堂喊道,這十六位老人就都相互看了幾眼,喊道:“讓他們進來吧。”
王博瞧著祠堂上的“趙氏宗族”牌匾,笑了笑,天王村趙家人最多,但那也是解放前的事了。後來嘛,趙家被清算,為富不仁,死了一批。現在姓趙的在村裏不到三分之一,這地方也就成了公用的了。
“各位爺爺太爺爺好。”
王博嘴很甜,進來就先作揖問好。
“好,好,王博啊,你父親身體還好吧?”
“好著呢,每天還練太極拳。”
“那就好,是這樣啊,張浩然跟你說了吧?這選村長的事,他提議要讓你來做,我們這些老頭啊,也沒意見……”
“先等等,太爺爺,我不想做村長。”
老頭們都愣住了,合著商量這麼久,人家不想做?這還熱臉貼冷屁股了?
有位老頭就不高興了:“王博,你是什麼意思?趙山虎家被你整垮了,他跟張翠花不三不四的,這村長也沒法做下去了。讓你來做,那是要讓年輕人多擔擔子,多為村裏謀福利。但不光是咱們存了私心,你做村長,你的好處也不少啊。”
“好處?”
“對啊,咱們村裏的公賬,你可以用啊,拿去翻修你家祖屋,修繕一下,不也挺好嗎?”
王博搖頭:“公賬上一毛錢都沒剩下,你們不知道?”
“什麼?!趙山虎連一毛錢都沒留?這個王八蛋!”
“上麵可有二三十萬啊,這狗日的都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