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陸續上車,前麵還是一輛警車開道,之後是尤天亮的車,然後是戚海帆的車,王洪文的車跟在戚海帆的車後麵。秦風坐在王洪文身邊,腦子飛快地轉動,這次市委書記和市長下來調研,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呢?
王洪文眼睛盯著車窗外,一路看著路邊飛閃而過的風景默不作聲,也在暗自揣摩著自己的心事。隻是作為一個地級市的一號人物,他腦子裏想的問題和秦風腦子裏想的問題肯定是不一樣。白山市有六百多萬的人口,這六百萬人都要吃喝拉撒,都要求發展求溫飽,作為白山市第一責任人,他自然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來。隻有幹出成績來,他才可能更進一步,進入副省級幹部的序列裏。
這一點他和戚海帆是一致的,大家都是地廳級幹部,誰能搶先一步成為副省級幹部候選人,誰就在仕途上領先了一步。因此兩個人既是合作關係,也是競爭關係,明裏暗裏都有爭鬥。
“秦風,你對越扶越貧這個現象怎麼看?”王洪文突然扭過頭,眼睛盯著秦風問道。這個問題既是考量,也是一種詢問和探討。
對這個問題,秦風確實思考過,他有他的想法和作法,可是執行起來有難度,首先在政治上就不正確了。其實秦風的風格一直在政治上都不怎麼正確,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不慣任何人的毛病。北灣鄉老百姓算是弱勢群體,在政治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傾向與同情和幫扶弱勢群體,可是這往往造成的後果是越窮越橫,我弱我有理的現象。之所以成為弱勢群體,主要原因還在於自身,精神上的貧困才是最可怕的。
“我倒是想過辦法,可是就怕市委不同意。這麼說吧,以前東橋鎮比北灣鄉也強不到哪裏去,現在之所以發展這麼迅速,跟人的思想觀念慢慢在起變化有關係,人精神上不脫貧,觀念上不轉變,隻會‘等、靠、要’。而且還越來越理直氣壯。今天北灣鄉這些幹部的嘴臉你也看不到了,那叫一個又窮又橫,伸手要錢還要得理直氣壯的。
領導幹部都這個覺悟,更別提老百姓了,北灣鄉的老百姓是什麼生活態度呢,那就是吃飽了飯,蹲在牆角曬太陽,一天啥事都不幹,等著別人送救濟送溫暖。有些盲流子連自己家的地都懶得種了,寅吃卯糧,能活一天算一天,我都懷疑這些盲流子心裏想著市裏或者鄉裏派人來幫他們家把地種了,再幫著收了,放進他家的糧倉裏。”秦風氣憤地說道。
王洪文苦笑道:“這有點言過其實了吧,有沒有這麼嚴重啊,還真有每天等著救濟的群眾啊。”
“一點都不誇張,我下鄉的時候見到這種現象太多了,真是恨其不爭,這些人的腦袋已經壞掉了。從上到下都是這種風氣,你說怎麼辦?根源在哪裏,根源還不是在這個腦袋裏嗎。”秦風繼續說道。
王洪文道:“既然這種現象已經病入膏肓,那就要改一改政策了。我的意思是,先修路,改善特別貧困地區的交通和基礎設施,像北灣鄉的鄉村公路就必須修一修,還有就是興建農林水電等基礎設施,解決了這些基礎性問題,再引導村民自發致富。我就不相信,北灣鄉的人就要這麼願意受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