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龍點了點頭,他從小到大都在江湖之上打滾,雖不能說完全沒有遇過好人,但齷齪醜惡之事見得多了,自不然地一向對人性都感到有點失望及有著不甚可靠之感,而英年早逝的趙匡濟以及失縱多年的顧落陽,更在其腦海中定下了正直守義的典範,故此當他遇上了勇抗胡虜的石重貴之時,即能立下重約為其效力,現在聽到了石守信口中所說的“郭公爺”竟亦有著一夥濟世為懷之心,不由得感到有點神往,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遞了給趙匡胤,笑道:“這封你們一起看吧!全是看得懂的漢字。但請先作好準備,不要因一時氣憤而撕掉這封珍貴的信。”
趙匡胤接過信來,向石王二人說道:“我讀出來可好?”石守信點了點頭,趙匡胤朗聲誦道:“習霸月吾弟,自五年前一聚,別來無恙?今奉我主德光之命,為爾主送上親筆書函,以修兩邦永世之好,他日我主鐵騎君臨中原,裂土封王,名冊之上,吾弟定必榜上有名,屆時莫要忘了愚兄穿針引線之德。下月令尊大壽,愚兄定必上門到賀,再與吾弟詳談當中明細。”讀到這裏,頓了一頓,續道:“道兄通心劍。”
一直聽著此信內容的石王二人隻感到越發忿怒,趙匡胤語聲甫畢,張景龍便道:“北方江湖之上可有這通心劍的名號?恕我孤陋寡聞,從來沒有聽過。”石守信則怒道:“想不到這江湖之上大大有臉的習家,竟勾結契丹胡狗,怪不得對郭公爺如此著意結納,相信就連郭公爺亦不會知道他竟是劉知遠手下之人,替他辦此通番賣國之事。明天一早,我便把這消息傳開,再廣結武林中的同道朋友,就此拿著此兩封信到習家興師問罪!”趙匡胤與王玉俊一聽此言,都是齊聲說道:“萬萬不可!”
王玉俊說道:“我們既手握如此重要的證據,便萬萬不能輕舉妄動,以免打草驚蛇。再者,我們都是郭公爺手下之人,此事又涉及劉知遠,需得先與郭公爺商量後再作定奪。”趙匡胤點了點頭,接著王玉俊之言說道:“據聞劉知遠登位稱帝在即,我們手上現在拿著了他從契丹借來的兵馬大權,他遲一天親眼看見這通書信,便遲一天登基就位,信既已給我們截下,習霸月若要通知契丹那邊,即使再快也要半月以上,足夠我們從長計議。”
這一番話隻把石守信說得連連點頭,他於盛怒之下,思緒已不如先前般沉穩,但直至此時,張景龍還是沒有說話,趙匡胤深知這個義弟的滿腹智謀,便道:“兄弟你有何計策,不妨詳細道來。”張景龍搖了搖頭,說道:“當如王大哥及趙大哥所言,一切需當從長計議,隻是我在想,習霸月這種奸徒雖然可惡,說到底卻隻是契丹人的一條狗,才不用花那麼多心思在他身上。”石守信說道:“那我們就此放過那廝?”
張景龍聽著他的語音透露出不滿之意,急忙連連搖手,笑道:“石大哥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我是說,若果郭公爺點頭首肯,以他與劉知遠的關係,安排我們見他應該不是甚麼難事,到了那時……”隨手作了個砍劈之狀,續道:“咱們一湧而上的,解決掉這個出賣百姓的惡賊,岩不快栽?”
這次卻輪到了趙匡胤等三人麵麵相覷的,差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轉念一想,便覺得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宰了一個習霸月,還是會有第二個,劉知遠一日不除,中原百姓還是會有著遭到契丹鐵騎蹂躪的危險,張景龍說話之後,目光卻如鷹隼般察看石王二人的神色變化,隻見王玉俊過了一會,呼的一聲吐出了一口長氣,向張景龍舉起了姆指,讚道:“真英雄!好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