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集 複社來訪(2 / 2)

李睿聽到這裏心裏一寒,冷冷問道:“兵權?”

張采撫掌讚道:“不錯,李公子一語中的!”

這就是著名的大明官場啊,李睿不由深深歎了口氣:“遼西將門世家不願有新人掌握軍權,朝中閣老也不希望陛下直接掌軍。而陛下之所以打算重賞在下,也是希望在下掌軍之後能製衡內閣和將門。張先生,在下所言對否?”

張采微微一愣,審視李睿良久,沉聲道:“不錯,正如公子所言。東林黨與遼西將門內控朝政外掌軍權,文官肆無忌憚武將飛揚跋扈,國朝三百年未有也。我複社先祖張溥前輩有言:‘世教衰,士子不通經術,但剽耳繪目,幾幸戈獲於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長郡邑不知澤民’。國朝烽煙四起,朝中卻仍隻知黨爭伐異,甚至容不下一個能做事實的人,任憑當今陛下再英明睿智,大明也行將朽木矣。”

李睿這時倒是明白了,其實張采也是來拉自己入夥的,低頭細細想了一會,拱手說道:“聽張先生的意思,似有能幫助在下之處,不知可否告知在下。”

張采這時才哈哈笑道:“我複社聯絡四方人士,主張‘興複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因而得名,為蠲逋租、舉廢籍、撤中使、止內操,自崇禎二年至今誌同道合者萬餘人,且多江南世家。”

李睿不由嗬嗬一笑接道:“然複社至今基本毫無建樹,因為隻知政治官場爭鬥,空費口舌卻於事無補,直到今日才發現原來最終需要的還是軍權實力?”

張采也不生氣,隻是微微笑著說道:“公子所言甚是,當今聖上繼位以後打擊閹黨不遺餘力,東林黨徒趁機把持朝中要職,遼東建奴猖獗,朝廷連年用兵,將門世家趁機獨攬軍權,東林黨徒與遼東將門內外勾結把持朝政,實乃禍國殃民之舉。我複社意欲匡扶社稷,卻苦於無能為力,直到老夫見到公子為止。”

李睿皺著眉頭問道:“張老先生想幫在下?怕是沒這麼容易吧?”

張采搖搖頭:“非也,陛下早已也對將門領兵深惡痛絕,隻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罷了,李公子你經開封一戰表現出的非凡將才,又與公主交厚,陛下必然不會輕易錯過,如今朝中之所以仍爭執不下,因為沒有人推動罷了,老夫複社雖不如東林多矣,但言官禦史還是有個幾員,事必可為。”

李睿不禁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張采點頭道:“若老夫所料不錯,李公子此番就算拿不到總兵銜,也必然可以獨自掌兵,如此一來,老夫有個不情之請。”

人家費盡心思幫忙,自然是要拉自己入夥,李睿對這話倒是不奇怪,反正自己現在在明朝無依無靠的,有個複社助力的確很是不錯,於是直接拱手說道:“張老先生盡請直言,在下必不推辭。”

張采滿意的扶須指著旁邊站著的冒辟疆笑道:“冒辟疆乃老夫愛徒,兵法甚有心得,另外老夫複社中也有一些立誌從軍報國子弟,還望李公子到時接納,不知可否?”

這下董小宛的正主到了,李睿心裏一樂當下點頭:“張老先生放心,沒有問題!”

送走張采和冒辟疆,李信和崔鶯鶯也回來了,李睿叫齊大家將剛才事情一說,又告訴大家自己同意了張采和複社合作,幾人不禁都有點疑惑。

崔鶯鶯更是直接道:“如此說來皇帝自會給我們封賞,聽說李大人和陳將軍也都官複原職,我們為什麼還要答應那個什麼複社這些條件?”

李信李世也讚同道:“是啊,真要掌軍,有人安插親信可是大忌呀,是不是再考慮考慮?”

李睿搖搖頭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這複社雖然表麵上看起來不溫不火,其實在江南很有勢力,以江南世家為核心、主張改良,其中人才也不似東林那般的書呆子,很多都是經世致用的大才,我們要是能好好利用,將來必然大有幫助。再說,目前李大人和陳將軍都已回河南任職,我們也需要有人在朝上幫忙。”

大家聽到這話,不由歎了口氣也就不再反對,其實說來關鍵還是自己要想辦法在朝野爭鬥中生存,幾人都心知肚明。過了一會兒,李信咬牙說道:“也沒什麼,到時候有我等幾個在,定不會讓複社來人真掌了軍!”

李睿頓時笑道:“子傑兄所言正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