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天放探敵(1 / 2)

天放本是天山老人的關門弟子,當年上山的時候,蒙恬是在天山老人的山腳下整整跪了三天三夜才求得天山老人收天放為關門弟子,如今天放學成下山,跟隨著蒙恬到處南征北戰,已經建了不少豐功偉績。

再加上,天放身為關門弟子,當然要比其他的弟子有優勢,可以說他全身上下有百分之八十的地方是天山上的寶物。

胯下的白龍駒就是天山的特產,一匹白龍馬,浩浩蕩蕩走江湖。或許,定數之中,天山老人賜給天放白龍駒並不隻是為了疼愛他,如今當他走進軍營,他才開始,慢慢懂得究竟這匹白龍馬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天放南征北戰,建功立業,有白龍馬陪伴在他的身邊,也可以排遣他的寂寞之感。當初,天放下山的時候,師傅隻給了他三件寶物,一件便是白龍駒,另一件是一柄三角尖頭的長戟,還有一個錦囊,師傅對他千叮萬囑,不到最後的緊急關頭千萬不能夠打開這個錦囊。師傅給了他這三件寶物,並把他趕下了山,但在下山的時候又給他許下了一個三年之約,三年之後,師傅會再一次與他相遇,並且再給他三件寶物。

或許真的就是因為師傅的這句話,三年裏,天放是日思夜想,時時刻刻都在等待著師傅的這三件寶物能夠早日到他的手中。如今,他已經下山快要兩年多了卻不見半點師傅的蹤跡,心中難免有點失落與失望。

五十裏地對於三千鐵騎來說就是一刻鍾的時間,一陣陣呐喊隨著一陣陣急促的馬蹄回蕩在這三千鐵騎中,這三千鐵騎個個都是蒙家軍的子弟兵,因為兵權對於一個王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標誌,但秦國又是一個紛爭不斷的國度,雖然這麼多年來,嬴政一直都在努力調停著,但依舊是杯水車薪,就這樣,蒙家軍,王家軍,還有李家軍形成了一個諸侯割據的場麵,因為這幾隻軍隊的首領還是忠向於他們的最高統治者始皇帝嬴政的,所以一直以來隻是小規模的械鬥,不會發生什麼大規模的動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嬴政為了防止發生大的動亂,將各個諸侯軍隊全部化整為零,相互揉合在了一起,蒙家軍中有王家軍,王家軍中有李家軍,這樣子諸侯軍隊的實力被分散了,統治者也便於管理了。目前蒙恬手中的三十萬大軍中,正真屬於蒙家軍的隻有三分之一,其餘軍力的正真掌握者還是各家所派出的將軍,因為北擊匈奴這是始皇帝的命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始皇帝的一道聖旨就能讓所有的秦軍抖擻半天。

蒙恬給天放的軍令是帶領三千鐵騎前去探查匈奴大軍的實力,因為蒙恬知道自己的外甥經過多年的磨練,不但在兵法上比以前更勝一籌,而且,他還是一個身負異能的高人。他對天放可以說是相當的放心。

嬴政隻給了蒙恬三十萬大軍,而據蒙恬的估計,匈奴的兵力至少在二十萬以上,雖然隻比蒙恬的大軍少了僅僅不到十萬的人,但兩軍在實力之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懸殊。匈奴一部經過多年的牧原生活已經習慣了上馬征戰,下馬放牧的生活,可以說現在的匈奴大軍是全民皆兵。就連那地裏耕作的女人也算得上是半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