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的困惑

發現

作者:明啟

智能家電導入導出接口能否互聯互通,成為智能家電最重要的一道門檻。

十年蜇伏,中國家電業集體進入智能“狂歡”時代。

進入2014年,中國家電業每天都有“智能”新品問世。從空調、冰箱到洗衣機,所有的家電產品都和智能、互聯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不智能、不家電,是中國家電業目前最真實的寫照。

用智能引領一個行業,科技創新改變了生活方式。但是,智能化同樣存在著問題,最重要的是,智能家電的導入導出接口以及同類產品之間能否互聯互通,成為智能家電最重要的一道門檻。

麵對智能家電的升溫,有的家電企業已經發出聲音。以空調為例,春蘭(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劉亞夫呼籲空調產業在智能時代的競爭應回歸用戶需求和產品創新的發展原點。

不能為智能而智能,實用主義是檢驗產品最好的砝碼。在大多數普通民眾看來,2014年似乎是一個中國家電智能元年,每一個家電企業都有不同品類的智能產品問世。然而事實上,中國家電智能早在10年前就已開啟。

2004年7月26日,由“數字電視接收設備與家庭網絡平台標準工作組”的部分骨幹成員單位發起,共同成立了“中國家庭網絡標準產業聯盟”——IToDHome(簡稱“e家佳”)。彼時海爾集團擔任“中國家庭網絡標準產業聯盟”秘書長一職,力推中國家電智能化。

“e家佳”是以家庭網絡係統為中心,以完善的產業鏈形式搭建起家庭網絡係統平台,它的誕生是當時自有技術標準爭奪戰的一個縮影。當時的“e家佳”亦是今天智能化的前身。

2005年,“海爾e家”問世。“海爾e家”是融合家庭控製網絡和多媒體信息網絡於一體的家庭信息化平台,是在家庭範圍內,實現信官設備、通信設備、娛樂設備、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照明設備、保安(監控)裝置及水電氣熱表設備、家庭求助報警等設備互聯和管理,以及數據和多媒體信息共享的係統。中國家電智能化的前世

10年前的“中國家庭網絡標準產業聯盟”是由海爾康集團、清_華同方、中國網通、上海廣電集團、春蘭集團、長城集團、上海貝嶺七家公司發起組建。

聯盟以家庭網絡係統為中心,包括電子、家電、通訊、計算機、網絡運營等多領域企業,以完善的產業鏈形式共同搭建起家庭網絡係統平台。

針對當時中國家電行業的特點,聯盟創新I生地提出了“設備描述文件”的方法,並將該商去納入《家庭網絡設備描述規範》中,可以方便地使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對於中國家電企業未來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海爾內部人士透露,10年前海爾已經將家電智能化納入重要的戰略目標。在當時,絕大多數家電產業還未產生智能化意識的前提下,海爾洞察到未來家電產業的發展,提前布局。“海爾e家”的構想,就是幫助消費者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10年前海爾研發的智能家電,已經起到了引領作用,開啟了—個智能時代。應該說,中國智能家電以“海爾e家”為標誌性事件。10年時間,海爾在智能產品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創新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