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夜遇鬼魂(1 / 2)

本村的孩子分文不收,外村來的孩子少量收取一點費用,用來買些紙和筆,然後發給貧困家庭的孩子,讓他們也能讀書寫字。

另外一間房,開了一家藥鋪,免費為鄉親們治病療疾。這樣一來,她深受百姓的愛戴,都稱香玲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時日匆匆,一晃二年過去。

一天早晨,香玲起了床,洗漱完畢,來到飯廳裏和大家一起吃早飯,飯一入口,就感到特別的惡心,忍不住地跑到外麵連續地吐了幾口。

小翠和豆花把香玲攙扶到寢房,以為是吃啥沒吃對勁,因此也沒往別處想。

楊老太太是過來的人,見香玲嘔吐連連,心裏一陣歡喜。暗道:“這那是什麼病啊,我可能要抱孫子嘍!”

第二天暗地裏派人請來一個郎中,非要給香玲把把脈。父母求子心切,香玲當然懂得,當下伸出右臂。

郎中一搭脈,就瞧出了喜脈。興奮地叫道:“喜脈,喜脈,恭喜少夫人,你有喜了。”

楊老太太一聽兒媳婦懷孕了,高興得不得了,當下掏出一錠銀子,給郎中打賞自然不在話下。

從這日起,楊老太太說啥也不讓香玲到藥鋪去了。香玲不但通情達理,而且十分孝順。父母之命哪敢不從。當即就藥鋪之事就交由丫鬟小翠打理。

楊宗一聽自己快要當爸爸了,當然樂得合不攏嘴,畫起畫來更是起勁。這一天,突然接到一個邀請。

宜縣城城東,有一個村莊,叫李家屯,屯裏有一個大財主,叫趙振元。這趙財主是當地有名的富戶,今年正好六十六歲。

在當地有這樣一個說法: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塊肉。意思是六十六歲是一個多災多難之年。因此孝心的兒女們要給父親辦一個像樣的壽禮。

壽宴定在九月初八,老爺子生日那天。兒女們有的在外地,各個都很富裕,回家一看,見牆上壽字、壽畫不大講究,想要換一幅好的,就到城裏去買。

可畫店走了個遍,也沒見到一副隨心的,畫店老板見買家不息重金要買好畫,就把楊宗介紹給他,並把楊宗的家庭住址寫在一張紙條上。

趙家兒女當即騎上了快馬,來到了楊家,當下說明來意,不惜重金,請楊宗在家父壽宴那天親手給老爺子做一副壽畫。

楊宗見趙家兒女來意誠懇,孝心可嘉,當即就同意了。

九月初八這天一早,天剛蒙蒙亮,趙家派來了馬車就到了楊家的家門口。楊宗早就把畫具、紙張等準備好了,為了不耽誤壽宴開席的時間,匆匆地上了馬車。

壽辰這天,趙家人可說是高朋滿座,鄰裏鄉親無不到場。儀式上楊宗奮筆疾書,為趙老壽星畫了三幅畫。

有《三星祝壽》《仙童獻桃》《祿星賜福》,這三幅畫可說是栩栩如生,擺在趙老爺子麵前,那仙童好像抱著仙桃、壽字往他懷裏送一般。

老人家精神抖擻,樂得合不攏嘴,瞬間好像多活了一百歲。

趙家兒女見老爺子樂成這樣,一高興,拿出一個二十兩銀子的大紅包。楊宗接過紅包,連飯都沒有吃,就去了縣城。

李家莊距離縣城十多裏地,楊宗大步曳開,很快就到了縣城。

楊宗直接去了文書畫苑,一則買一些繪畫用品。二則也要感激一下畫苑老板。畢竟是人家給自己介紹的買賣,而且還掙了不少銀子。

此時上午已過,老板見楊宗到來,便問道:“我昨天給你介紹一張買賣,並把你的地址給了他,他們找過你沒有?”

楊宗樂嗬的回道:“我剛從李家屯回來,畫三幅畫,還掙了二十兩銀子。”

老板姓王,叫王德利。兩個人常有買賣上的往來,因此十分熟稔。便對楊宗道:“今天掙了這些銀子,就請我吃一頓吧?”

楊宗道:“行啊!正好我早晨、中午都沒吃飯呢,那就趕快走吧。”

楊德利喚來夥計看店,他和楊宗來到附近的一家小酒館,叫了四樣小菜,店小二為他們燙了兩壺酒,就喝了起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掙了這麼多的銀子,心裏自然高興,兩個人你一杯他一杯地幹了起來,這一喝,兩個人都喝多了。

王德利見楊宗喝了不少的酒,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的,還要走二十多裏的山路,哪能走的了?

於是喊來夥計,把楊宗攙扶到畫店的後院,往炕上一倒,就睡著了。一覺醒來,已經是一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