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回 夜戰牧馬鎮(2 / 2)

“再談再報!”

蘇寧菲覺得事有蹊蹺,讓手下拿出草圖,幾個人察看了起來,這時又有遠探來報:“啟稟城主,我們發現大青溝西麵那座山盡是火把。”

蘇寧菲看了看地圖,用手指點著地圖上的一座山道:

“楊思明他們一定是在狗頭山下發現了敵人,所以轉向行。可地圖上顯示,西麵是萬丈張絕壁,他們能逃到哪裏去呢?”不禁又是一陣擔心。

許擒虎揮拳擊打了一下空氣,憤憤地道:“都怪咱們這些人沒用!連一座小山頭都拿不下來,都他媽的死了得了!”

蘇寧菲勸道:“許大哥,不必著急。楊思明智勇雙全,憑他的才智,能夠衝出重圍。”

於天龍道:“要不咱就分兵四路攻山,我不相信拿不下狗頭山!”

蘇寧菲道:“我們多點火把,虛張聲勢。意在把追兵引來回防,這樣就給楊思明減少不少的壓力。”

許擒虎道:“眼下隻能這麼做了,就是打到山那邊,也不敢孤軍深入,仍然見不到他們的人影,咱們隻能虛張聲勢試試了。”

主意拿定,一千多人高舉著火把呐喊著向山上殺來,守山的敵軍人數不多,見漫山遍野都是火光,就派人給獨臂人東方亮去送信求援。

那時楊思明他們已經下了山崖,東方亮見推下很多的大石頭,估計存活的機會不大,因此也沒有派人下崖察看,給了楊思明他們向西逃竄的機會。

兩軍在山上山下又對峙到天亮,忽有探子來報:說有一大隊鐵騎正朝這邊駛來。

幾個頭領都知自己的實力遠遠遜色於敵人,不敢再次久留,一旦有敵軍滲透道身後,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

蘇寧菲雖然對楊思明的擔心、牽掛到了極點,但怎麼也不能拿一千多人的性命去冒險,忍著心痛,下令撤軍了。

他們回到伏龍山的第二天晚上,齊彪和於彩珠回來了,當下就把這些天所發生的事情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

眾人得知楊思明被一夥馬賊抓走,頗為擔憂,都紛紛表示,要深入蒙古境地,去解救楊思明。

經過商議,最終決議:齊彪有傷,不能前往,要他和付天英率領一千多手下,留下來守山。

當天蘇寧菲、許擒虎、於天龍三人,帶著十個精兵,連夜出了山寨,一路疾行,第二天傍晚到了牧馬鎮。

三個人決定在牧馬鎮歇息一夜,準備次日分兵三路,再化裝進入蒙古。雖知冤家路窄,在驛站裏竟然碰到了獨臂人東方亮。

原來那天夜裏,在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下,東方亮本以為這三人插翅難逃,必然葬生在巨石下,當時急於回援,也就沒有派人下山察看。

直到次日天明,見伏龍山大軍撤退,這才想起到峭壁下尋找三個人的屍體,準備割下他們的人頭,到野狐峪來祭奠死去的侄子。

他帶著五十多個偵兵,蹬上了西山頂,經過一番察看,發現石崖下懸掛這一根繩索,知道三個賊人是順著繩索下了峭壁。

於是他帶著四十名手下,順著繩索下了峭壁。在山下找了好半天,幾乎把石頭都翻遍了,莫說屍體,就是一滴血也沒有發現。

獨臂人對這一帶頗為了解,唯一的一條去路,就是蒙古境地。獨臂人與必裏王子互有情報上的來往,如今麵對的是同一個敵人,相信他一定全力配合。

就這樣,他帶著四十個手下,進入了蒙古境地,很快就見到了必裏王子。當下講出來此的目的,必裏一聽,兩家麵對的是同一個敵人。隻可惜讓這個白臉小子再次逃掉。

獨臂人率領手下,過了關卡,來到金國的地界。尋思著:倘若這三個賊人還活著,一定路過牧馬鎮,不如我們在這裏住上幾日,期待著有守株待兔的事情發生。

於是他們便在驛站裏住了下來,你還別說,他們還真沒白等,這天他們居然等到了一個從西藏來的喇嘛僧。

這家夥身高在丈二開外,膀闊腰圓,身披大紅袈裟,手中拎著一把九耳八環連環鏟。一對凶睛,一臉橫肉,一看就是一個陰鬱好殺之人。

東方亮見此人非同一般,便主動上前與他攀談。

沒想到這個大和尚竟然是虎頭禪師的大師兄,江湖人稱金杖禪師。他此番來這裏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楊思明,好為師弟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