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巴頓醬(之三)(1 / 2)

落落/文

聊點老生常談的話題。

大概算是運氣比較好,還是很少遇到害怕狗的人,偶爾也有,我們各自在遠距離便互相行 著方便回避開,然後大多數是不那麼怕狗的,或者在中間立場一點,問我“它不會咬我吧”,卻 沒等我回答已經把兩手揉著巴頓的臉了。

我覺得巴頓的人緣肯定比我好。喜歡它的人多得有些讓我產生誤會,以為網上說的一些激 烈的衝突其實不存在。但肯定是存在的,我知道。隻是更加被確定了的一點——喜歡它的人很多。

狗能討到人類歡迎的途徑直接而有效,隻要完成了視覺上的偽裝——它們看起來圓滾滾或 者眼睛水汪汪,然後再加上天生的親人勁,它們幹脆長驅直入了。

多好啊,我有時想,這樣就能被喜歡了。

最近看到的一段說法,說的也是很老的道理,“咱不是人民幣,沒必要指望所有人都喜歡 你”,越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而委曲求全,累積下來的卻全部都是錯誤,它們或早或晚會以更 大的形式被爆發,讓你之前壓抑許久獲得的,如果那也能算成果,一起完蛋。

我從小很難接受被別人厭惡的這類設定。我無法想象被別人在背後說壞話。甚至更簡單的, 當麵的否決也會讓我消沉良久。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自己的出發點全是好的,自己已經足 夠的忍讓,或者自己是徹底地被誤會了,那為什麼還會討厭我,為什麼還要討厭我。

要依靠別人給予的評價來建立自己的靈魂,也難怪它們那麼容易被摧毀。

和有同感的朋友曾經聊天談到這個話題,“是啊,也沒錯,其實我可以朝對方發火,生氣, 給他(她)臭臉。但問題就在於,我做完這樣的事後,獲得的難受勁兒,是遠遠要比我忍住高 得多的。所以不如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製,我們隻是選擇了對於自己來說會舒服得多的處事模 式。也許在別人看來“你怎麼忍得住” “你不難受嗎”,但恰恰相反,我不覺得自己愛忍,因為 我是在盡力回避另一條體驗糟糕得多的路。”

大概一年前我還有過這樣的聊天。

說不好第一次,根本也沒有具體的第一次。而且有很多事在我看來是模糊的,總之我開始偶爾放下“不和他(她)計較” “算了算了” “小心對方給你白眼啊”,開始認認真真地對陌生或者 不完全陌生的人生氣。有時是遇到了插隊——我想自己沒有那麼恢宏的正義之心,是處於主持公道而 出去質問,那會兒的我,單純是“不爽”而已。遇到了出錯的物流,也會在電話裏聲音一點點提起來, 然後發現,其實我也挺擅長詰問這件事的。直到哪怕有實際交集的人,倘若真的發生了嚴重的問題, 會有那個瞬間,我聽見自己的極度不爽在說“夠了,我管你會怎麼想,我管你會不會因此討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