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想吃羅蝦,老章哪敢不從,忙喝斥他家胖娘們兒下塘去放地籠。
胖娘們兒都不敢靠近張輝,偏偏又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瞟一眼張輝,渾身的肥肉便要抖上一抖,甩出不少油葷。
其實老章和胖娘們兒兩人原本挺熱情奔放,真是給嚇到了。這會兒瞅著張輝的眼神,就跟見了鬼似地,弄的張輝很無奈,苦笑著搖了搖頭,問道:“老章,我想把白蝦引進東襄,你覺得,這事兒能不能成?”
“啪嗒!”
老章點了一支煙,緩了緩心情,想都沒想,回道:“夠嗆!”
提到養蝦,自己的專業,老章放佛精氣神又回來了,對張輝也沒那麼畏懼了。“這東西怎麼說呢!氣候,羊城這邊的氣候,跟咱東襄不一樣。”
“東襄那邊溫度低,日照不夠,肯定養不了。”老章語氣很斷定,想想也知道,東襄要是能養白蝦羅蝦,他們還用跑到千裏之外的羊城來啊!
當然,東襄縣也有蝦。
一種本地蝦,青蝦。
青蝦殼薄肉嫩,身體呈半透明,用辣椒爆炒的話,也是難得的美味。
跟白蝦不同,白蝦帶著海裏的味道,鮮。
青蝦屬於野味,味道也是超讚,甚至比白蝦更好吃,因為那是小時候的味道。
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現在東襄縣水溝裏麵全是小龍蝦,紅殼的那種,味道也不錯,但比青蝦和白蝦要差的多,營養價值也跟不上。
小龍蝦的繁殖能力十分彪悍,生存能力強,屬於外來物種。再加上近些年來,環境的汙染,青蝦基本上已經徹底消失,絕種了。
絕種的不隻是青蝦,最近這十幾年,農村變化很大,蓋起了洋房,修了馬路,可很多的物種也悄然間滅絕。
再也沒有清澈的水,碧藍的天,以及璀璨的星空。
蟲鳴鳥叫,四溢的花香,還有那青草泥土的味道,都沒了。
張家山也不例外。
因為是地處山區,村裏人沒有經濟來源,再加上這幾年國內土豪都興吃野味。村裏人專門有人下地籠,或者是電魚,河裏麵基本看不到魚蝦的蹤影。
山裏麵的那些鳥,也快死絕了。
有人在鳥經常聚集的地方,插上兩根竹竿,中間編製了一張網,鳥隻要飛上去被沾上了,便插翅難逃。
張輝就記得小時候去放牛,走路的時候,一不小心都容易踩到鳥我。
有那麼一種鳥,長得跟麻雀差不多,喜歡把鳥巢建在地上,草根下麵。
一個腳跟大小的半圓凹槽,然後在上麵鋪上枯朽的稻草。
人從旁邊走過,鳥就會竄出來,振翅衝天。
那種鳥的叫聲談不上好聽,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卻是記憶深處最美妙的聲樂。
所以張輝就在想。“能不能環境和富裕共存?”
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發展經濟。
養蝦就挺好,比養豬強的多,養豬虧起來也很嚇人,但是盈利的話,遠不如養蝦。
這是一點。
第二點,大型養豬場很容易汙染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一些沿海地區的發達城市,國家明文禁止養豬。
再看看這蝦棚周圍的環境,絲毫不受影響。草木叢深,時不時還能聽到那草叢裏麵傳來青蛙嘰嘰的聲響,那是被蛇吞咬的時候,所發出的絕望叫聲。
剛剛胖娘們兒下地籠裝蝦,撈起來,一籠子裏麵就有十來隻田蛙,大的快有一斤多。
這東西,放在東襄縣都是稀罕物了已經。
沿著馬路,有一條小溪,張輝剛來的時候,瞅了一眼,裏麵滿滿當當全是魚。當然了,羊城靠海,潮起潮落,會源源不斷的往這些河裏麵輸送新鮮血液,所以河裏麵才一直有魚有蝦。
這都是看得見的東西。
小的時候,張家山可不跟這一樣嘛!
所以,張輝特別想能不能把張家山的環境,改變一下,變得跟從前一樣,那麼的清澈,自然。
要求不高,天是藍的,水是清的,足以。
河裏麵應該有魚有蝦,而不是一潭臭水。
張輝很認真,前期投資多花點錢都沒所謂。“氣候問題,咱們可以想辦法解決啊!對吧!羊城這邊冬天冷的時候,溫度也不比咱們那裏高多少。”
“你們這邊可以搭冬棚養殖,我們在東襄縣也可以啊!大不了多花幾個錢唄!”
這東西,老章以前跟老鄉們聊天的時候,偶爾也說過,但從來沒去嚐試過。
老章皺著眉頭,沉思了片刻。
其實,東襄縣跟羊城的氣候相差不大,其實天氣熱的時候,溫度度差不多。關鍵羊城這邊冬暖夏涼,而東襄那邊冬天太冷,夏天又短,所以不太適宜。
“哦,對了!”
“除了氣候,還有一個,咱們那邊肯定養不成,就是海水。”豫章郡是沒有海的,而白蝦和羅蝦這都是海裏的東西,前期放苗的時候,水塘放水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抽起一定的海水,不然白蝦羅蝦無法生存。”
老章也不知道張輝突然抽什麼瘋,要在東襄縣養白蝦,那怎麼可能。“其他的問題,咱們都可以想辦法解決,比如說蝦苗,咱們可以空運,多買點都行。就是海水,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話,其他都白瞎。”
“在東襄那邊養蝦的話,隻能是養小龍蝦了。”老章說道。
張輝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