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知錯即改是好官(1 / 1)

絕對不犯錯誤的人,理論上不存在,因為實踐在發展,人對真理的認識,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至於在現實社會中,犯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錯誤,的確難免。我們對可能犯錯誤這事兒,不必諱莫如深。要緊的是“知錯”,而且“知錯即改”。古語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第十九》)。從根本上說,“錯”,瞞不住;“改”,就是好樣的。新華社今年11月3日報道了一件事:最近,安徽省天長市環保局為自己“審批時把關不嚴”,向全市人民公開檢討。事情是這樣的:去年(2005年)7月,該局審查高廟集鎮一秸稈利用項目時,出於減少秸稈焚燒汙染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的考慮,予以“快速審批”,誰知今年9月群眾舉報說,這個項目(一個小廠)造成汙水泛濫,惡臭彌漫。於是該局和鎮黨委共同努力,徹底拆除了這個小廠,市環保局作公開檢討。這就是“過也,人皆見之”,群眾眼睛雪亮;“更也,人皆仰之”,新華社以肯定的態度報道其改正錯誤。

由此及彼,聯想到寧夏某些市縣的一些事。一條河、一個水庫、一方土地,汙染得“路人皆知”了,地方上沒有人出來表個態,更不用說檢討一句了。有的說,那個“錯”是前任留下的。的確,有的問題是前幾任留下的,但你是“現任”,就有責任逐步解決問題,至少要有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案,並逐步付諸實施。如果前任的“錯”現任不管,社會怎麼進步?“子曰:‘觀過,斯知仁矣。’”(《論語·裏仁第四》),意思是,看他對錯誤的態度,就知道他有沒有“仁”的品德。銀川市有不少曆史遺留的“錯誤”,小街小巷坑坑窪窪,小鍋爐林立……這些,都不是一天造成的,但我們看到,今年小街小巷的地麵平整了、硬化了;小鍋爐大幅度減少了,空氣好多了。從廣義上說,這也叫“知錯即改”。“知錯即改”就是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官,當然是好官。

20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