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門德爾最終帶著計劃書回去了。
在夏洛特看來,這事情已經成了一半。剩下的,就看他和華納方麵,能否就權力和利益問題達成一致了。
實際上,他能快速準備出劇本草稿和計劃書,還是托了穿越的福。
畢竟,原本世界中,基努·裏維斯版本的《康斯坦丁》,或者說《地獄神探》,他還是看過的。
在他看來,那部電影的劇情設計問題其實不大,也有很多人喜歡,之所以沒有成為經典,問題更多是其他方麵——
首先,全靠顏值打天下的基努·裏維斯確實沒有表現出漫畫中,康斯坦丁那種邪氣的感覺。
他的康斯坦丁更加的苦大仇深一些。
這既與劇本的設定有關,同時也是基努·裏維斯的演技差有關。
而且,原本世界中,那段時間,裏維斯的個人經曆也確實說得上苦大仇深——
死妹妹,死孩子,死女友……
一般人沒精神崩潰就不錯了。
再加上,原本世界中,《地獄神探》的上映時間是2005年——
那個時候,因為《黑客帝國》的成功,基努·裏維斯已經被尼奧這個形象給定型了。
——觀眾們看到他,第一反應總是尼奧。
這種情況下,再由他飾演康斯坦丁,自然也就極不合適了。
當然,要說《地獄神探》這部電影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完全是基努·裏維斯的鍋,那也是不可能的。
前世時,沒拍攝過電影的夏洛特還意識不到其中的問題。
但現在,連續拍攝了四部電影,即使本質上隻是搬運,夏洛特對電影製作的了解,也已經達到了極為精深的程度。
他意識到,原本世界中的《康斯坦丁》不夠成功,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在劇本或演員,而在導演的敘事手法和節奏控製——
早期節奏不快,太多的信息交代的不清不楚,後期又急於推進劇情……
可以說,《地獄神探》這部電影,對非粉絲觀眾是相當不友好的。
如果沒看過相關的漫畫,對宗教知識又缺乏了解,看懂這部電影都有些吃力。
這種情況下,想要票房成績理想,自然也就是不可能的了。
——畢竟,“看不懂”這三個字,可是票房的大敵啊!
實際上,對非粉絲類觀眾不友好,是dc漫畫係超級英雄電影一貫的毛病——
尤其是後世,在見識了漫威宇宙係列電影的成功後,dc漫畫和華納方麵急於求成,總想畢其功於一役,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
就拿《蝙蝠俠大戰超人》來說吧——
那裏麵,利用氪星石設下陷阱的蝙蝠俠,眼看都要幹掉超人了,卻僅僅因為超人的一句“救救瑪莎!”就心軟了……
誰能看得懂啊!!?
如果不是dc漫畫的粉絲,又或者記憶力超群的話,誰能記得超人在地球的母親名叫瑪莎,而蝙蝠俠小時候被殺的媽媽也名叫瑪莎·韋恩啊!!?
拍個電影,還玩梗玩的這麼瘋狂,是怕成績太好嗎!!?
尤其,電影還不像小說,沒法在章節後麵寫p s……
反正,夏洛特覺得《地獄神探》對非粉絲向觀眾的不友好,是其成績一般的一個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