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後,隨著中國大學擴招,中國的軟件和動畫行業的可調用人力資源出現了井噴。
雖然高端人才方麵,因為時間積累不夠,以及培養機製不完善等原因,還無法趕上世界頂端水平。
但在基礎人才方麵,中國卻做到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白菜價!
在美國一直算是中高端技術工種的程序員和美術師,在中國基本可以批發量產。
雖然水平一般,但架不住基數大啊!
甚至到了後期,“碼農”和“美工”已經代替了聽起來比較高端的“程序員”和“美術師”,成了中國這兩個行業從業者的代稱。
這種情況下,中低端人力資源豐富無比,成本相對低廉的中國,就成了歐美很多軟件和動畫製作方最佳的外包市場。
像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就經常將一些難度較低,且不涉及保密的工作,外包給中國的外包商們。
而軟件行業,甚至出現過一個神一樣的傳聞——
傳說美國一家軟件公司,一個程序員無比強悍。不但精通前後端所有程序語言,而且工作效率無人能敵。
往往別人累死累活才能完成的工作,他輕輕鬆鬆就能搞定,剩下的時間,甚至還夠他沒事兒去度個假happy一下。
此君唯一的問題,就是他特別喜歡在家裏辦公,以及他在一些特別的時間,如中國的春節等時候,會突然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長久下去,老板也起了疑心。
他偷偷檢查了此君在公司電腦中的通訊記錄,發現其經常和中國沈陽的一家軟件公司聯係……
然後,真相終於大白——
原來,此君在很早以前,就把自己的所有工作,都外包給了中國的這家軟件公司,他每天要做的工作,隻是跟這家中國公司對進度而已。
因為這家中國公司有不少程序員,自然也就精通多種語言,而多個人幹活嘛,速度自然也比一個人要快……
比較搞笑的是,以此君在美國的薪資水平,他把工作外包出去後,還能剩下一半左右的錢用來享受生活……
這個故事並沒有結局。
在被老板發現秘密後,此君到底是直接被開了,還是被老板調整工作,專門管理外包事物,沒人知道。
實際上,就連這個故事本身,都透著一股誇張的味道。
真正對比中美兩國的收入水準,一個美國程序員的工資,就足夠雇傭一群中國程序員為其工作雖然不是不可能,但像達到那麼悠哉的程序卻不太現實。
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就像中國曾經流行的“美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這類傳聞一樣,誇張而不真實的故事,其實都是基於某種社會現實才會流行起來的。
就連西方世界,不也曾經因為《馬可波羅遊戲》中對東方“遍地黃金”的形容,而加大了探索向東方新航路的力度嗎?
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會被人們無視前因後果,根據自己需要解讀,逐漸誇張成謊言。
古今中外,傳聞故事莫不如是。
實際上,就連那些形成了鬼怪與神靈的傳說故事,最初成因也大概如此。
當然,在剛剛到達1997年的現在,中國大學擴招這個影響巨大的事件還沒有拉開帷幕,好萊塢公司也還沒有把外包工作大量投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