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鬼城(1 / 2)

總之,在舍夫沙萬附近外景地的拍攝,算是告一段落了。

——雖然連外景地本身,也“告一段落”了。

但是,《木乃伊》劇組並沒有就此離開摩洛哥。

在舍夫沙萬稍事休息之後,他們又前往了位於卡薩布蘭卡附近的第二個外景地——

在這裏,一個類似20世紀初埃及開羅的假城市外景已經搭建完成,他們將在這裏,拍攝劇本中關於開羅城內的場景鏡頭。

——這其實是沒辦法的事情。

且不說埃及不可能開放自己的很多古跡,讓《木乃伊》劇組進行實景拍攝;

也不說埃及的局勢和治安情況一直不太穩定,不太適合劇組進行拍攝——不然劇組當初也不會選擇摩洛哥沙漠作為外景地了;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現在已經是1998年,眼看就要進入21世紀了。

——就算是在真正的開羅,也很難複現二戰前英國殖民時代的城市麵貌了。

這種情況下,《木乃伊》劇組也隻能用木頭、塑料和硬紙片搭建虛假的城市了。

好在,這一手,好萊塢電影人在西部片時代就已經玩得很溜兒了。

——很多六七十年代的老西部片中,那些牛仔們當街決鬥的西部風情明顯的小鎮,其實完全都是一片片的紙片和木板構成的。

——拍攝時,如果真的打開某一間房屋的門,你會發現後麵完全就是空地而已。

可這樣的布景,到了電影中,卻會顯得非常真實。

所以,現在夏洛特也並不擔心卡薩布蘭卡附近的這片“假開羅城”有什麼問題。

尤其這還是在老槍這個老江湖的督導下搭建的外景地。

“我是完全按照20世紀初開羅城的照片和地圖搭建的這座“城市”。”

老槍給夏洛特介紹道,

“對於景觀,我不擔心有什麼問題,但是,群眾演員——”

老槍聳了聳肩。

因為自《星球大戰》以來,摩洛哥和突尼斯兩國,就經常被好萊塢當成拍攝有關沙漠電影的外景地。

這使得兩國的人早就習慣了來來往往的好萊塢劇組,甚至因此產生了一套產業鏈——

從幫忙搭建外景地,到徘徊外景地附近的各種服務業者,再到專職群眾演員的不少人。

——可以說,對於人口並不算特別多的兩國來說,來這裏拍攝電影的好萊塢劇組,確實提供了不少的就業機會。

這也是不少人口不多,產業鏈也比較薄弱的國家,都願意給予電影劇組部分退稅獎勵的一個重要原因。

——促進就業嘛!

不過,這點對於《木乃伊》劇組來說,卻並不算是完全的好事。

因為經常迎來送往好萊塢的劇組,摩洛哥人對充當群眾演員,已經習以為常了。

他們的人工費用雖然遠比不上美國本土的那嚇死人的人工費,但也不再是非常便宜的了。

而偏偏,按照劇本,《木乃伊》的電影中,有一些場景,如伊莫頓控製了全開羅的人,來追捕歐康納與伊芙琳等人的片段,是需要大量的群眾演員的。

這就意味著劇組,要支出一筆不大不小的費用了。

當然,這筆錢在拍攝預算中是有的,但作為副導演,提前在這裏做準備的老槍,卻總覺得這筆錢花的有些不值得。

——主要是這些群眾演員的演技普遍不怎麼樣。

“我們要不要采用一些其他的辦法來解決群眾演員的問題?”

老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