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脫困(下)(1 / 2)

這次的龍卷風,一直持續了大概三個多小時,然後才慢慢平息下來。

這段時間內,莫嫣然一直在洞口,觀察記錄著龍卷風的強弱變化,然後記錄在了一個儀器上。等龍卷風徹底平息後,她還跑到了湖泊的邊緣,提取了一些湖水進行化驗。

這段時間內,幾個技術人員將通訊設施架設了起來,使得跟山洞外的艾雅獲得了聯係,如此一來,天坑內算是徹底擺脫了通訊隔絕的艱難窘況。

在天坑外的艾雅他們早就急壞了,這段時間內原本已經取得聯係的莫嫣然他們再次失去了聯係,讓她們擔心她是出了問題,幸虧莫嫣然事先有過吩咐,所以他們才一直在焦急的等待著。

三個小時的時間,艾雅因為著急嘴角都起了好幾個水泡,不停地監聽著跟莫嫣然的通信,希望跟她們聯係上。

“艾工程師,有信號了。”就在艾雅萬分焦急的時候,一名負責監聽跟莫嫣然通訊波段的戰士迅速奔了過來,興奮的喊到。

艾雅聞聽,急忙奔到了那台儀器近前,撥動了上麵的按鈕,莫嫣然那清冷的聲音就從裏麵傳了出來,“艾雅,羅霄一切平安,你們馬上派一架直升機來,要快!”

艾雅呼地站起身,朝一旁的虎牙特戰大隊的戰士們吼道,“軍團長他們沒事,快快,派一架直升機前往指定坐標。”

虎牙特戰大隊的戰士們聞聽,全都高興極了,一名戰士立刻前往直升機停靠的地方,很快,一架武裝運輸直升機騰空而起,朝著山穀外飛去。

莫嫣然所在的地方,是山穀外大概十公裏處的一條山脈,那裏有一條深不見底的峽穀,常年雲霧繚繞,所以幾乎不見人跡,沒想到下麵竟然存在著這麼令人驚奇的情況。

天坑內,羅霄和其他的戰士早就集結完畢,他們就等待著直升機的到來,這裏的事情都已經處理完了,如今剩下的就是直升機到來,把人們都運走了。

莫嫣然走到了擦拭槍支的羅霄身邊,坐了下來,看著他那專注的麵容,“羅霄,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嗯,這次咱們收獲不小啊。”羅霄停下來動作,然後看了看莫嫣然,“需要的資料都收集完了嗎?”

“收集完了,隻需要回去進行分析,到時候就能建立起需要的橋界。”莫嫣然雙手抱膝,坐在他身邊,遙望著遠處那平靜如鏡的湖麵,“或許到時候你就能實現你朝思暮想的事情!”

“是啊,我多少次曾經夢想著能夠實現這個願望,沒想到還真有機會能夠實現。”羅霄笑著點點頭,然後站起身,抬起頭朝天空中看去。

隆隆的直升機轟鳴聲傳來,天空中一個小黑點出現,然後就迅速擴大,越來越近,很快就能看到那矯健的直升機身影了。

天坑底部,莫嫣然讓戰士們將那些儀器全都收起來,準備裝入帶走,這些都是重要資料,非常重要!

直升機徐徐降落,然後停在了清理出來的一片空地上,然後打開了艙門,幾名虎牙特戰大隊的戰士們從裏麵跳下來,來到了羅霄跟前舉手行禮,“軍團長。”

羅霄還禮,然後說道,“你們來了正好,幫著大家把這些東西裝上直升機。”

人們一起動手,把這些東西裝上了直升機,然後上了另一架直升機,接著就騰空而起,朝天坑上飛去。

與此同時,在北平郊外的盧溝橋地區,一場戰事一觸即發,對峙的雙方就是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明正統九年重修。清康熙1697年時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橋東為宛平縣城,建於明崇禎十一年。

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孔,整個橋體都是石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而最有特色的,則是橋墩的造法。墩下麵呈船形,迎水麵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個尖尖的船頭,其作用則在於抗擊流水的衝擊。

橋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橋身的石雕護欄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頭刻蓮座,座下為荷葉墩,柱頂刻有眾多的石獅。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數之不盡的石獅子。

民間有句歇後語說:“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之輒不盡”的記載。許多遊人試圖搞清數目,但數來數去,眼花繚亂,最後隻有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