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清晨的馬蹄聲(1 / 3)

濃鬱的青色在白藍交錯的天空下,成了一片片的方圓秀色。這一望無際的青色,在錯落之中帶著層層的遞推,向著遠處蕩去。

直到遠處山巒模糊,以及那朦朧了溝壑之時,才會想起這山脈的連綿不斷,以至於鮮有人知道這山脈中的實況,但是卻是少不了它的傳聞。

都說山中一日,不可比與外世,山中的低潮和幽靜將這時間和空間凝固或許是一個原因,而另一種說法,那便是生與死的別離。

傳聞的再奇怪,在麵對人心的好奇,都是蒼白無力的,就如此刻,在這座纏綿山脈之中的一座山腳下,隱藏在這朝陽下迷霧之中,緩緩地勾摟了出來一副輪廓,待到走進之時,便會發現這是一種藝術中的存在感。

千餘之長的城牆,直直的矗立在了這山腳的平原之上,站在這牆麵之下,看著那扇被加厚的紅色城門,與之這山腳下一處口子遙遙相對。

這是一座因為山脈而隨之所成的小城,像這般的小城,在山脈的千萬裏連綿中,比比皆是,仿若一種奇怪的路線將這座山脈死死的給包裹住。

竹遠山,是琉延山脈中一座較為高峻的山峰,所謂的高峻對山下的依山為生的人來說,這其中代表的不隻是資產,更是一種生存的選擇。

琉璃城便是隨著這竹遠山所生的小城,在記載有冊之中有道,小城的竣工便是在幾百年之前。這或許並不意味著什麼,但是也不是什麼都沒有。

在偏僻山脈中,相比於那些依著貿易為生的城市,這之間的繁華程度是沒有可比性的,光說到這人的基數,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但是這不能說明這偏遠小城的劣勢,反而有時候更能襯托出這小城的底蘊。

琉璃城的早晨依舊還是那般的清新明秀,小城之中,一目了然的格局,四方但是整齊有序,倒是叫人少了那種掙紮的無力感。

踏踏!

遠處清幽的馬蹄聲緩緩的駛來,在這清靜的城街上,忽來的馬蹄聲有著不似一般的清脆和鳴耳。其中不少被這馬蹄聲所鬧醒的市民,疑惑地開窗瞅看,可惜印入眼前的卻是那一路的塵埃。

隨著山裏間的那股潮濕,漸漸的流去時,吵雜的人海聲便是緩緩蕩來。小城的街上已經喚醒了它的另一麵,街道兩旁的吃攤已經早早地就位,不時的對著街道中間走過的人群招呼,其熱情彷如親人故友一般。

早間的小城是一天之中最繁忙的,與之相差不大的,還有傍晚時分,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正是這小城中的一類人的運作時期,這類人不是當地的居民,但是卻是讓當地居民生活條件直接富裕起來的源頭。當地居民習慣了叫這類活在刀口上的人,傭兵。

傭兵,是一群依著自由為名的浪子,他們的生活彷如浮萍一般,四處的漂流成了他們生存下去的命運。或許有不少的人期盼著這種生活,這是一種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在大多數的傭兵嘴裏,這是一種對命運妥協的無奈而選擇的自我救贖路徑。

這話是誰說的,傭兵們不知道,但是骨子裏還是將它記下了,起碼在別人問起他們的生活如何時,這是一種很不錯的回答,在一群少有文學底蘊的粗人,臉皮是必須要有的。當然擺在第一位依舊是他們此刻正在闊談的頭顱。隻有活下去,所期待的一切才會慢慢變好。

傭兵的生活不算是忙碌,尤其一些獨行俠,隻要自己的肚子不鬧,下身能曲,那麼哪怕是十天半個月亦是不會去接承一份任務。而一些大團體般存在的傭兵團,他們就會不得不得考慮這種懶惰帶來的後果。

不過今天的早間好像多了一點談資,早間的那陣馬蹄聲,不少的人聽見了,甚至亦是有不少的人親眼見到當時的情景。

於是有人便開始傳道,“今天的早上,我算是看的一清二楚,說了你還別不信,這絕對是一群訓練有數,以我看,城中能夠拿出這般模子的,也隻有那幾家。”

“哦,照你這般說,誰的可能性比較大呢。”身旁便是有人開始問道。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城主府了,雖然平日裏這般的騎士很少露麵,但是你可別忘了,這群騎士在年頭可是總會出現那麼一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