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觀點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確立的重大意義集中體現為“五個有利於”。即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李君如,2011)。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穩定、成熟的重要標誌;是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的製度保障;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辛鳴,2011)。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學術理論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確立的重大意義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麵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充分肯定了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這些研究成果有助於全麵認識和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更加自覺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內涵、特征和優勢
(一)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內涵
1.三層次說。這種觀點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內涵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根本製度和基本製度;第二個層次製度是建立在這些根本的、基本的政治經濟製度基礎之上的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等各個方麵的具體製度;第三個層次製度是確認和保障這些製度實現的法律體係建立起來了(李君如,2011)。
2.四層次說。有學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內涵分四個層次:一是根本政治製度;二是基本的政治製度和基本的經濟製度;三是體製與機製;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辛鳴,2011)。
3.五大民主說。 有學者認為,以人民民主為本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主要由五大基本製度構成,概括起來就是“五大民主”:一是以選舉民主為主要標誌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二是以協商民主為主要標誌的政治協商製度;三是以直接民主為主要標誌的群眾自治製度;四是以黨內民主為主要標誌的政黨政治製度;五是以經濟民主為主要標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這五個方麵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包心鑒,2011)。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具體內涵是: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運行的根本政治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重要力量源泉;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重要基石之一;基層群眾自治製度有利於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群眾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永葆本色的法治根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經濟基礎(顧華詳,2011)。
(二)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特征和優勢
1.四特征說。有學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具有鮮明的特性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麵:價值取向的為民性;深刻鮮明的時代性;與時俱進的創新性;嚴密完整的係統性(胡洪彬,2012)。
2.五特征說。這種觀點從“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二者的有機統一;既堅持社會主義又充分吸收和借鑒資本主義製度的進步因素;政治上集中統一與經濟上放開搞活的有機結合;凸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與國家對經濟生活強有力幹預的相輔相成;既強調共產黨的領導又高度重視和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五個方麵分析和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特征。
3.六特征說。有學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具有實踐性、條件性、創新性、係統性、優越性、開放性等六個基本特征(徐治彬,2011)。
4.結合統一說。有學者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特征是效率與公平相兼顧;民主與集中相結合;活力與秩序相統一;人的全麵發展與社會文明進步相促進(田培炎,2011)。還有學者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既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更不同於其他任何國家的模式。它是一套建立在中國基本國情基礎之上、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中國當代實際和世界實際結合起來的、獨特的製度體係(李忠傑,2011)。
這些觀點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所具有的特征和優勢,有助於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理解,但也存在些不足。對製度特征的研究還比較欠缺,對製度的特征概括較少,多數學者沒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特征與優勢進行區分,因此,製度的特征也就是製度的優勢。如果從學理角度看,特征應以客觀、中立為原則,實事求是概括製度的基礎形態,優勢則是特征的正麵表現形式之一,應將二者明確地加以區分。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堅持和發展
(一)關鍵在黨說
這種觀點認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同樣關鍵在黨。黨在理論上的成熟和與時俱進是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前提。因此,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中青年幹部,堅持人民群眾是曆史和製度的創造主體的群眾觀點(李慎明,2011)。
(二)變革說
有學者認為,製度的確立並不等於製度的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依然處在不斷變革之中。主要體現在:不斷變革的社會狀態當然需要製度的不斷變革與創新;製度的不斷變革意味著一些已經成形的製度體製還要進一步變革,意味著要對既定利益結構進行與時俱進、順應曆史潮流和民意的調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完善並不是我們想完善就能完善的,而要在中國社會經濟關係進一步社會主義化的過程中展開(辛鳴,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