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劉一鳴察看村小學(1 / 2)

\t高劍南吃完臘梅嬸的愛心湯麵,一疊聲的道著謝,實在太好吃了,菌菇湯的那個鮮甜是高劍南在縣城沒吃過的美味,滿滿一大海碗,幹幹淨淨的風卷殘雲般吃完後,那碗都差不多不用洗了。

\t好不好吃,不用嘴誇,看看高劍南的那碗就知道了。

\t臘梅嬸笑的眼都沒縫了,淳樸的人就是這麼實誠,你客氣推辭她還不高興,你喜歡吃,吃的一點不剩,她反而心裏樂開了花。

\t“劍南,吃飽了沒有?...我們和石老師一起去村小看下?...”劉一鳴和石秋蘭聊了半晌,民辦教師轉正的問題現在隻有一麵之詞,他需要一點時間回去調查了解一下,急不來。

\t倒是和石秋蘭聊著,讓劉一鳴生出了想去村小看看的念頭,到底基層的教育現狀是怎樣的呢?作為清溪鎮的主官,一把手,自己有必要實地看看,紙上的東西看的多了,遠不如雙眼實地看的清楚明白。

\t“行...吃好飽,正好去走走...大嬸這手藝真是,這個...太好吃了...”高劍南大大咧咧的誇讚,毫不吝惜溢美之詞,邊說邊翹了翹大拇指,打著飽嗝,撫了下肚皮。

\t臘梅嬸和周老黑都笑了起來,這高什麼大隊長,還是縣公安局派下來的呢,和劉書記一樣,一點架子都沒有,說話很實誠,叫人聽的就是舒坦,堂屋內的氣氛輕鬆融洽了許多,石秋蘭也偷偷低頭莞爾一笑,緊張的情緒也舒緩了好些。

\t三人出門朝周老黑家的後村走過去,石秋蘭引著路,高劍南背著個包,吊在最後麵,裏麵是劉一鳴的相機來的。

\t沿著村子裏的主村道,青石條板一直向前延伸,路的盡頭,再走一段泥路過去,就是周家畈村的村小學了。

\t村小學在一個平坦的場壩子上麵,房子卻是青磚黑瓦的,遠望過去,外牆上還有一些斑駁的標語,刷的有些年頭了,什麼“...學大寨...”的,歲月風霜的侵蝕,模糊的已經看不清。

\t“老人說,這裏以前是空壩子來的,村裏曬穀子豆子的...後麵拆了村裏幾家人的祖屋,蓋的,那時還叫公社...”石秋蘭把自己知道的情況給劉一鳴講著,村小學的一些早期的曆史她也不清楚,都是聽村裏上了歲數的老人們說的。

\t劉一鳴卻是從石秋蘭這些支離破碎的信息裏大概了然,作為在縣委大院的圈子裏浸淫多年的大秘,對這些並不算久遠的曆史他心裏是清楚的。

\t那些標語“學大寨”什麼的,還有公社什麼的,都是荒唐年月的一段曆史,至於拆了哪些人家的祖屋,更不用說,就是當時的那些上躥下跳的人幹的好事...

\t憑什麼拆我屋?憑什麼啊,憑的就是你家成份不好,你家成份是地主,不拆你家拆誰...難道去拆貧下中農嗎?

\t劉一鳴心中很是感慨,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曆史的荒唐,歲月的滄桑,不堪回首的年代,孰對孰錯呢?一任後人去評說吧...

\t繞過青磚的圍牆,前麵就是村小的大門了,牆皮風化的嚴重,很多地方已經剝落,看不出原來的顏色,鐵門上拉著一條紅色的橫幅,顏色褪的很嚴重,在晨風中抖動著。

\t進了鏽跡斑斑的大門,三排平房成“品”字形排列著,正麵的長長的一排就是教室,兩邊各有幾間平房,一處是教師備課用的,一邊是學校的食堂和堆放雜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