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萬萬沒有想到,給孩子起個名字,還惹來了一場爭吵,自己的孩子,想叫什麼不成,叫個阿貓,阿狗,別人管得著嗎,礙得著嗎?可偏偏就有人氣不憤,聽不慣,對陳海家橫加氣使,故意找茬兒。
跟陳海家吵架的是門上的一戶鄰居,這戶鄰居本來就和陳海家走得沒那麼近,人家的家境殷實些,而且還有好的關係——親戚裏有在政府機構工作的,也極有可能因這一層關係,這家的男人在村委裏擔職。
而陳海,他就是個老實的農民,不怎麼會說話,也沒什麼關係,更不會混人,除了地裏的農活會拾弄,大的場麵上不會應付。
這一點,也是李玉鳳常說他的,叫做不會辦事,別人誰沒個自己人,混得好一點的關係。可陳海就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在酒場上是一無所處,上不了桌麵,一坐上酒桌,就像個木樁子似的,不喝酒,也不勸酒,呆呆傻傻地杵著,讓人覺得跟傻子似的。
玉鳳帶著陳海回娘家串親戚,大哥金榮支一桌酒席,款待這些個妹夫,在這些人當中,就屬陳海木納了,別人的嘴兒,在酒親上說得“啪啪”響,遊來悠去的,唯有陳海不吱聲,幹坐著,給他敬酒,任人家說得多巧妙,他都不端酒杯,讓別人都尷尬了,以致後來,沒人勸他酒,隻有同起的時候,他才會呡一口兒。
玉鳳在外麵看著他,都替他著急,回家總是說他:你就不會開口呀!誰像你這麼嘴呶。而陳海總會這麼說:我又不會喝酒,管他怎麼勸,我不喝。氣得玉鳳就不想跟他說話兒。後來,再去娘家時,陳海就不跟著去了,不是玉鳳不讓去,陳海說:省得去了給你丟人,不如在家清閑。玉鳳也不攬著讓他去,去了也不合群,忤著跟傻子似的,還不如留在家。
說這些,就是道出一個事實——陳海不會挨人。可在農村裏,有許多人的觀念就是:一個人,在酒桌上不行,就是不會來事的人,永運上不了場麵,任你多麼能幹,提起你,那就是老實人的代表。
陳海在村裏,給鄉鄰的印象,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老實巴交的人,有人待見——那是純厚的人家,而像混跡酒場的人,不會喜歡陳海這樣的人,倒是認為他是沒出息。
而鄰居恰是那種精明的喜歡說灑場話的人,從心裏瞧不上陳海。按說,陳海給自家孩子起名字礙不著他的事,可是,他家裏隻有兩個女兒,至今他的媳婦未給他生一個兒子,所以,他看見陳海得意洋洋的樣子就生氣。
那一天,陳海在臨院門的街道上,跟一幫左鄰右舍聊起孩子的事情,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給孩子起名字上。這戶鄰居也出了院門口,在街道上立著,也聽著講話的內容。
陳海說:“就我家的老大,找別人起了個小名——是為了鎖住命,而大名也是我起的,包括我們家的老二,老三,他們的名字都是我想的。”
其中的一個鄰居誇讚陳海:“你還挺不簡單,還會給孩子起命,我們家孩子出生時,我就不曉得起什麼名字好。”
又有鄰居問陳海:“你家三兒子都叫什麼來著。”
陳海很驕傲,很自豪地說:“我大兒叫培羅,這個羅是‘綾羅綢緞’裏的羅,表示富貴的意思;我的二兒叫培強,主要是取這個‘強’字,是強大的意思,我的三兒叫培興,這‘興’字預示著興旺發達。”
平時,陳海是不愛這樣頻頻說話的,可說起他的這三個兒子,今天他的話沒合住閘,說得興趣盎然了。
鄰居們都誇讚他:“不愧是上過學的,都知道什麼字包含什麼意思,怪不得,你家連生三個兒子,恐怕跟你起得名字也有關吧。”
這雖是無稽之談,但有個鄰居聽到心裏就不悅了——就是那個在心裏瞧不起陳海的人。他的心裏在思忱:是不是我家生不出兒子,就是陳海家把我家生兒子的命給占去了,你想,他家老大叫羅,也有‘收羅’的意思,老二叫強,也有‘搶去’的意,還有老三叫興,更有興盛的意思,挨著這樣的鄰居,我怎能生出個兒子來。他心裏是越想越有氣,越覺得沒有兒子的命,就是陳海家造成的,把他家的命勢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