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諸將又在一起將圍困的圈子進一步細化,每個防區的總兵或者巡撫都劃分了任務,定了日期節點,務必保證半年之內將賊軍趕到商洛、安康附近的大山中。
計議商量停當,諸將就在唐王府吃了個飯。
而後,約定好合圍日期和聯絡方式,諸將便各自散去,該幹嘛幹嘛。
河南總兵元默年齡約莫四十左右,是個身材高大魁梧的漢子,從唐王府中吃完酒就帶領親兵騎馬往洛陽回返。
雖然河南的治所在開封,可洛陽才是軍事中心。
元默不但駐軍洛陽,本就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
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其實也不太準確。
這元默祖上是鮮卑人,而且是鮮卑貴族,北魏時一度統領半壁中國,貴為皇族。後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出於政治目融合漢族文化,將拓跋氏改姓漢姓為元,自此中國才有元姓。
所以元默是皇族後裔也無不可。
洛陽元家是世襲的軍人世家,祖祖輩輩都在大明朝軍隊服役,等到了他這一輩已然是當地望族,隻是他讀書無成,隻能再次進入軍旅。因為世代在軍中廝混,又闖出了些許名堂,所以等他棄文從武進入軍旅的時候,升遷就便宜多了。
混了二十多年,終於混到了祖祖輩輩都沒有混到的高度:總兵。
正三品的官銜。
當然了,之所以能混到這麼高的位置,除了元默自己本身的因素外,還有外界的因素。俗話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元默就屬於朝中有人的這類。
提攜他的人名字叫做劉宗周。
現任內閣閣臣。
“快到了吧?”元默停住馬,手中的皮鞭一收,看著前麵的一片被樹林遮蔽的低矮山崗問道。
“將軍,快到了,劉主事就在前麵的樹林子裏。”元默的親兵指了指前麵布滿茂密樹林的低矮山崗。
“好,你們在此等我,阻止其餘人等進入樹林!”元默完,“駕”了一聲,催馬進入樹林子。
樹林子中,一個身穿棉布衣的人正背手而立,瞧那身上的衣服儼然一副商人模樣,這人實則是禮部的一個六品主事,被內閣閣臣劉宗周派來私會河南總兵元默。
“劉主事?”
元默騎在馬上並未下來,等走到劉主事身邊的時候輕輕的喊了一聲。
“嗯!”樹林中光線陰暗,劉主事轉過頭,左手輕輕捋了捋自己頜下的三綹黑須,白皙的麵皮上露出笑容,朝元默抱拳道:“元將軍?”
“嗯!”元默下馬,將韁繩牽在手中,輕輕的走到劉主事身前,問道:“不知劉閣老可有什麼訓示麼?”
“你隨我來!”劉主事完轉身便走。
元默將馬拴在旁邊的樹幹上,三步兩步趕上,等跟著這劉主事來到山間一處斷崖處,乃是此山崗的製高點,一麵臨空,一麵是低矮的樹木。此處既可以很好的遮蔽身形,又能避免被旁人偷聽,是個商議機密的好處所。
“張大尚書和陳奇瑜商議出來的圍而不攻的法子,本官已經聽了,如果此法行之有效,元將軍建功立業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劉主事雖然隻是六品官,元默是三品。
但文官與武官在地位上並不對等,是以劉主事看到元默的時候沒有半分的恭敬,處處都以本官自居。乃是因為文官可以上書言事,武官負責打仗,勞心者勞力者,自不可同日而語。
“都是為國家朝廷和大明百姓,元某人敢不用命?”元默也沒指望這姓劉的對他恭敬,微微一笑,回答的也略顯搪塞。
好在劉主事也不是為了這次的圍剿而來,他深深的看了元默一眼,低聲道:“劉閣老讓本官給元將軍帶句話。”
“請劉大人示下!”一聽是劉閣老劉宗周的話,元默絲毫不敢怠慢,趕緊躬身拱手,一副堪比聽旨的認真表情。
“劉閣老了,你掌管河南軍務,無論如何剿匪他老人家不問,可有一樣。”劉主事的聲音壓的更低,“羅汝才盤踞滎陽,其人無大略,一鼠輩耳,令你暗中迫其東去,劉大人自有對付他的法子!”
“迫其東去?”元默一驚,道:“兵部剛剛定下十麵埋伏的大略,若此刻迫其東去,豈不擾亂全局,這如何使得?”
“無礙!”劉主事道:“剛本官不是了麼,羅汝才聊聊之輩,等他東去洗掠歸德府之後,劉大人自會助你將他再堵回西邊,不會誤了朝廷的大事。若是能借賊兵之手除去一個禍害,也是功德無量了,劉大人為下讀書人,用心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