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工匠雖然也有手藝精巧的,但是他們隻會做些鳥銃。”楊越答。
這個時代歐洲已經進入工業大發展的時代了,但是清朝的能工巧匠卻還停留在雙手做工的環境下。
楊越說:“明天記得,我先回帳休息了。”
“大哥。”石信天連忙叫住他:“東王派人讓你晚上去一趟,我想,多半是為了北伐西征之事。”
隨著四王會議的拍案定下,越來越多的高級軍官知曉了北伐西征的事情,最近軍中軍官都在討論此事。
楊越停下來說:“嗯,我馬上去。”
。。。
夜幕下的東王府寧靜且莊重,東王府改建於兩江總督府,經過入城後的改建和擴建,現在處處透露著一股嶄新的氣息,成了僅次於天王府的豪華大宅。
守衛的太平軍士兵見是楊越,便領著他走到東王的門外。抬頭望去,東王正在書案上全神貫注的看著什麼。
“凱旋營楊越參見東王。”他稟到。
“起來吧。”楊秀清抬頭笑道,放下手中的信函。
楊秀清見他看了看自己手中的信函,便說:“聽林鳳祥說,你想要和他共同北伐?”
“是,卑職願與林鳳祥直搗京師!”
“可是,你不是說北伐西征不是當今良策嗎?”楊秀清笑問到。
“那是卑職愚鈍了,不知幾位王爺的戰略要義,妄下結論。”楊越低頭道。
楊秀清滿意的點點頭,楊越看法的改變讓他很滿意,對他說道:“嗬嗬,不過,你可要想好,林鳳祥曆經百戰,資曆和經驗都比你老練,如果你兩人共同北伐,你隻能居於他的麾下。”
“是,卑職隻想為天國拚死沙場。並無取代林統製統率之位的意思。”楊越回答說。
楊秀清仿佛沒有聽到楊越說的話似的,自顧自地說道:“我原本想的是林鳳祥統率北伐,你則率領凱旋營節製曽立昌等人,率軍西征,你和林鳳祥兩人都是我最信任的部下,北伐西征的不二人選,將北伐西征的統率交給你們,我也放心。”
“請恕卑職愚昧,卑職統率的戰役隻有天京城下的一役,並無統率大軍的經驗。”楊越回答說。
楊秀清輕輕搖頭說道:“沒有人一開始便有大將之才,隻能是可塑之才,需要親身投入到實戰中才能成為真正的將才。所以,西征是你的一個機會。”
楊秀清這麼想把西征交給楊越其實是因為沒有可信賴的人可用,在定都天京之前,稍微大點的戰役都是幾位王爺親自上陣,親曆其為。
但當初的六位王爺蕭朝貴和馮玉山都已歸西,如今剩下的四個王之中,天王自從定都繁華的天京之後擴建皇城,網羅美女,隻有要做重大決策時他才會參加,其他時間都是在天王府中與美人嬉戲。
北王韋昌輝為人頗有心計,委以重任,放出去統率大軍有風險,況且如今他是天京的城防官,肩上有防備城東向榮的責任。
而石達開,楊秀清是極為信任的,石達開穩重而有謀略,北伐西征交給他都可以,但是他如今在揚州與琦善的江北大營對視,很難脫身。
最後剩下楊秀清他自己,天王安圖享樂之後,楊秀清幾乎是壟斷了太平天國的大權,天京揚州鎮江,裏裏外外幾十萬將士要吃飯,外有軍事內有政事,他現在都有些分身乏術。
所幸和洪秀全比起來,楊秀清算是個現代的工作狂,雖然忙碌,但是他在心底喜歡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至於楊越的資曆尚淺,楊秀清倒是不以為意,太平軍中領兵的沒幾個是熟讀兵法的將才。都是在大仗小仗中積累的作戰經驗,所以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統軍經驗,而是他是否忠於自己,是否容易控製。
楊越說道:“如今之要,北伐為主,西征為輔。然而北伐路途艱辛,長途跋涉,重重險阻,卑職凱旋營便可為林鳳祥開路,順利攻破京師,將鹹豐提來麵見東王。”楊越說道。
“西征若能勢如破竹對對天國也是好事,你何苦舍大保小。”楊秀清勸他。
“卑職意已決,還願東王成全。”
見楊越如此堅決,楊秀清深知強扭的瓜不甜的道理,隻得作罷。歎了口氣說道:“那好吧,你營中做好準備,北伐出征林鳳祥被統率李開芳為副統率,你為鋒銳官,聽候林鳳祥的調遣。”
“卑職領命。”楊越沉聲道。
楊秀清點點頭,拿起桌上的書函,看了會抬頭對楊越說:“昨日,英國公使文翰乘船到達天京城外,輝胞去迎接讓他們進城,可是這文翰卻死活不進城,還將這滿請朝廷和他簽的“南京條約”給我。並附上了他的一封信,信上他表示對清朝與天國的紛爭保持中立,說他們絕不幫清政府一槍一彈,讓我們放心。另外還在心中隱晦的詢問我們對上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