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灰塵揚起,楊越不敢讓楊秀清久等,他帶著騎兵營率先越過步兵列,來到楊秀清的麵前。
隻見他翻身下馬,跪在地上:“末將參見東王殿下!”
楊秀清淡淡一笑,聲音十分威嚴:“起來吧。”
“謝東王!”
楊秀清看著英氣逼人的楊越,心中大暢,他揮手道:“讓李將軍帶你的部隊去城外紮營,我可不想你的人再在城內天天亂發槍炮,鬧得左右雞犬不寧了。”
楊越聞言,低著頭有些尷尬,他隻得拱手道:“是!卑職遵命!”
楊越起身正準備去命令搭營,卻被楊秀清叫住,他說:“你就不要去了,這些瑣事就讓李將軍和你的部下辦吧,你跟我回東王宮吧。”
...
天京城儀鳳門,十幾名士兵喊著號子,隨著一聲長長的“嘎吱”拖音,大紅色的五米高城門豁然而開。
楊越站在東王的身旁,望著城內一時間呆住了。
城內和他離去的時候早已經不是同一個模樣。剛一打開城門,他便已看到了無數雙張望的眼睛,衣衫襤褸的難民布滿了入眼所及的每一處角落,他們蜷縮在房屋下,無力的身體隨意耷拉著。
在發覺門口的動靜後,許多難民眼睛冒出一陣精光,他們朝楊秀清一行人聚集過來,在被士兵攔住後,他們齊刷刷地跪倒一大片,砰砰砰地磕頭,整個額頭血肉模糊,就為了祈求糧食。
楊越注意到一個男人拉著他的妻子擠在人群之中,他和妻子臉頰消瘦,臉上滿是汙垢,女子的懷中還抱著一個正在吃奶的嬰兒,男子拉著妻子奮力朝前擠著,懷中的嬰兒也在喧嘩中哇哇大哭。
而左右細看,卻發現這樣的情況不是少數,這裏的饑民大多拖家帶口,男女老少盡是麵黃肌瘦,有些已是餓得前胸貼後背,骨瘦如柴。
士兵們麵無表情,為楊秀清清出一條道路來,兩人緩緩走進難民潮。
楊越第一次看見這樣大規模的難民,雖然在石達開和李秀成口中他已經知道了天京城內的饑荒很嚴重,可是當親眼所見,卻還是觸目驚心,深深觸及到了他的心靈。
他不知道的是,這幾個月天京城內的饑民,除了源源不斷投靠過來的難民,還有揚州瘟疫後,揚州周邊的民眾也跟著韋昌輝撤退進了天京。如今的天京,早已經是人滿為患,並且糧食也無以為繼。
楊秀清察覺到楊越流露出的不忍,他苦笑道:“我也是無能威力,在這的饑民越來越多,可是糧食那麼一點,我隻有優先供給前線戰士,對於他們,唉,我隻能說,盡力吧。”
楊越點頭,他知道,東王本不用給他說這個,說給他聽,證明他是看重楊越的想法的。
“卑職明白東王的難處,希望翼王殿下這次運來的糧食能夠解燃眉之急吧。”楊越答到。
一行人腳下不停,布滿視野的難民從城門口一直延伸到市中區,到了富裕的中心區,這裏大部分都是豪紳富豪的庭院,雖然饑荒也波及到了他們,可是富裕人家裏好歹都是會有存糧的,不至於挨餓。
難民潮到這裏基本就結束了,周圍建立了很多柵欄,還有許多太平軍士兵守衛,為的就是不讓難民再朝裏麵前進。
看樣子東王是為了防止饑民餓極襲擊富豪,這種事情十分麻煩,而且一旦開始就止不住的,這一次襲擊商人,下一次襲擊豪紳,最後可能就會襲擊要運送給前線的糧庫。
楊秀清一路上詢問這楊越在西征戰場的見解,除了戰事還有楊越對秦日綱陳玉成這些將領的看法。
楊越被問到這些,也是如實回答,對於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人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他的話讓楊秀清連連點頭,他很信任楊越,對於他親眼所見,也是很相信的。一直走在東王身後沉默不語的陳承容此時也抬頭看著楊越的後背,眼神有些疑惑,對楊越在東王麵前誇讚自己侄子的做法有些摸不著頭腦。
楊秀清的步伐很快,一行人很快就進了東王宮,其中最豪華的那一間,屬於楊秀清的辦公點。楊越隨著他走進去,陳承容和一幹文武官員馬上頓步在門口,再走進去。
楊秀清隨意的坐下,這個奢華房間裏,隻剩下他們兩個人,他的目光看見了楊越腰間配著的兩把劍,其中一把是他送給楊越的新婚禮物,而另一把他卻未曾見過。
“那把劍是?”他問。
楊越被他這麼一問,忽然也想起這件事來,他急忙將那把劍解下,然後跪下雙手舉起劍說道:“此劍乃是韃子皇帝賜予湘軍頭領曾妖頭的尚方寶劍,末將待在身上,特來獻給東王殿下。”
“哦?”
一聽是清廷的尚方寶劍,楊秀清瞬間來了興趣,他忽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接過楊越呈上來的劍。
“噌”地一聲,劍光一閃而過,楊秀清拔出寶劍,在燭光下,寶劍刀刃上的水波紋十分美麗。加上整個劍身細長筆直,整體散發出一種王家的富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