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女友一種怎樣的存在?(2)(1 / 1)

左靈右色

尤其當男人看見光彩照人溫柔幸福的EX,有那麼一個瞬間,他會閃現一個念頭,如果她身邊的那個人還是我,會怎樣呢?對於未知的事情,我們常常誤以為自己會做得更好,殊不知,如果有如果,當初令你們分手的原因也許就不是理由,而如今即便重新走在一起也一樣會遇到別的矛盾。所以,不如坦然接受,你們有緣沒有分。

此去經年,得知你過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

但即便是當初雙方都認為彼此不適合,從而和平分手,前女友始終代表著男人的一段回憶,這個人對他們而言就像是被征服過的一片領地一樣的存在。

有個男性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類比:有一篇小說,我寫了一半因為種種原因寫不下去了;轉而我去寫另外一個故事了,結果後來忽然發現,另外一個人接著我前麵那個故事寫完了,還得了獎。我會有點不開心,因為我總覺得這個獎應該是我的,因為前半段是我寫的,隻不過被後來人坐享其成了。

是的,不少男人承認他們保留前女友的照片、短信,和前女友聯係,在前女友遇到困難時仍會伸出援手,因為在他們潛意識裏認為,這個人身上有一部分我的痕跡,而這部分特殊性也使男人覺得對她有責任。“被需要”總能激發男人的保護欲,何況保護的還是和自己有過一段情的前任。畢竟相愛過一場,在人生之路上兩人曾攜手同行,彼此的生命裏都有過對方的足跡。

還有部分男人坦言,他們時不時地去前女友的社交網絡、微博看一看,不為別的,隻是想看看她過得好不好。以前有自己對她噓寒問暖,現在沒有了自己,她會過得怎樣,在她過得不好的時候,有沒有惦記起自己的好來。在男人看來被EX認可和惦記,甚至引發EX的悔不當初,也是對他魅力和能力的一種別樣褒獎。

再有就是,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拿正擁有的和失去的進行對比,從而不斷確認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時間回不去,愛是一道太難的選擇題,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苦心經營,用心付出給一個不那麼值得的人。所以男人還關注著前任的情況,比較著現任,心理揣度著:現在的她更溫柔,更體貼,更顧家;穿衣有品位,舉止大方得體;和朋友玩得更好,深得父母的喜愛……

而那個過去的她,還是老樣子,疑心病重、作死,工作不順,換了幾個男朋友好像結果都不怎樣。得知你過得不好,我也就安心了,對比前任的不幸、不堪,好像現在的幸福感就瞬間爆棚了。雖然這樣想想好像也蠻殘忍的。

愛情保衛戰,現女友PK前女友。

不管男人是“尚未釋懷”,還是“坦然接受”分手事實,在眾多現女友看來,前女友仍然是心中的一個疙瘩,正所謂“好奇害死貓”,她們樂此不疲地關注著前女友的動向。女人如此在乎男人的前任,不外乎是這樣兩種心理,視之為威脅和參照,這二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以史為鑒”,前女友有多好,好在哪兒,有什麼自己可以學習的地方;又或者,她有什麼缺點,進而以此為戒,別一個不小心踩到雷區,把自己也變成前任。

如果有一個極品的前任,估計現女友會暗自竊喜,這樣男人會更珍惜自己;但是,一個過分優秀的前任,對現任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隔三差五可能就會上演這樣的對話:我和她比,到底我更好看還是她好看啊?我做的飯更好吃,還是她做得更好吃?我是不是太笨了,如果她來做是不是會做得比我好?你居然嫌棄我,你覺得她好那你去找她啊!……所以網絡上曾有過這樣一句話:前女友不是活在男友心裏,而是現女友的心裏。

這種擔心並非杞人憂天,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做過一個婚戀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當男人想著前任,可能是對現階段關係不滿意的一種信號。“歸屬替代假說”也認為:我們與他人緊密的情感聯係感是可以被替代的,人們會在厭倦了一段感情後回頭去找自己最近的前任。因為這是得到強烈歸屬感的最快、最便捷的方法。

麵對這種“威脅”,身為現任該如何自處?

首先要自信。相信自己具備優點和長處,足夠好值得擁有男友的關注與疼惜;也要相信男友的判斷力,他既然選擇了自己,就說明自己更適合他;相信他足夠成熟能夠處理與EX的問題,相信他經過前段感情,對愛情會有更深刻的認知。

其次學會接納前女友這個事實。前女友作為一段感情經曆,已是客觀事實,不如坦然接受她對男友的所有“塑造”和“改變”,但那都是過去,從確定關係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將由你來揭開新的篇章,留下你的痕跡,覆蓋掉她之前留下的痕跡。所以,聰明的你,就不要再去追問她的消息,你每一次提及,都會讓男友再一次想起這個人,加強一次對她的記憶,喚醒一次她在男友身上做出的“塑造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