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破解地宮機關(9)(1 / 3)

趙穎皺了皺眉頭,喃喃道:“這樣的設計,究竟用來做什麼?”蕭偉道:“什麼設計?”趙穎道:“就是使石門自動合攏的設計?”蕭偉笑道:“管它設計不設計的,現在知道沒事兒了,咱們進去看看?”趙穎點了點頭。

蕭偉迅速按動鎖柱打開機關,石壁轉開,兩個人手拉手小心翼翼走進石室。果然,不大會兒的工夫,身後的石門又自動合上了。

蕭偉將汽燈的光線調亮,趙穎也點亮手裏的汽燈,兩個人開始仔仔細細打量起眼前這一間小小的石室。

這是一間麵積在二十平方米左右青磚壘成的四方形房間,除兩個人進門處左側牆壁上有一圓形可以旋動的開關外,對麵處還有一道石門,石門旁牆壁上同樣還有一個可以旋動的開關。

除此以外,整間石室內再無一物,四壁、天頂還有地板上也沒有任何雕刻的痕跡,看不出這間石室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確認石室內不再有其他機關,蕭偉走到對麵的石門之前,大著膽子旋動了牆壁上的石製機關。一陣轟隆隆之聲過後,石門打開了,門後露出一條狹長的通道。

兩個人舉著汽燈在石門外察看了一陣,甬道右側牆壁上也有一處石製可旋動機關,看來是從外側開啟石門用的。這一處甬道已經完全不同於之前走過的迷宮花崗岩甬道。此處的甬道全部是用青磚壘成,高度也就是將近兩米的樣子,甬道很窄,最多也就一米左右,可容兩個人並肩通過。

甬道內異常潮濕陰冷,四壁青磚上長滿了青苔。蕭偉的心裏微微有些緊張,在褲子上擦了擦手上的汗水,拉起趙穎,兩個人壯著膽子向前走去。

這條通道並不算長,一分鍾之後,來到盡頭處。前麵似乎是一個直上直下的天井,蕭偉伸出汽燈往天井上方照去,黑乎乎的看不到頂,也不知道究竟有多高,天井的麵積並不大,是一個直徑在三米左右的圓形空間。

再往下望去,同樣望不到底,蕭偉心念一動,俯身在地上摸了摸,並沒有磚頭瓦塊之類的物品,微一沉吟,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打火機來,使勁往天井下麵扔去。兩個人等了良久,下麵隱隱傳來一聲微弱的“撲通”聲響。

蕭偉恍然大悟,舉起汽燈向上方照去,果不其然,就在天井上方的牆壁上,有人工挖好的凹槽,一共兩排,向上延伸而去。

蕭偉噓了口長氣,連連點頭,問趙穎道:“你知道這裏是什麼地方麼?”趙穎道:“難道你是說,這裏……其實才是整座迷宮的起點?”蕭偉哈哈一笑,道:“我老婆果然聰明,這裏就是那座六合塔的塔底,如果我估計的不錯,現在咱們上麵,肯定就是那座破磚窯!”

蕭偉用手指了指前麵的“天井”,道:“這裏其實不是一個‘天井’,而確確實實是一口井,你看,井壁上有可以爬下來的扣手,我琢磨著,這口古井的井口肯定就在那座六合塔最下麵一層。而且當年第一批的失蹤人員就是偶然發現了古塔這座井的井壁上有可以爬下去的扣手,下來探險,結果沒能出去。”

趙穎點頭道:“除此以外,他們回不去的原因還有那扇石門,一般人雖然可以從外麵打開石門,但是沒法找到從裏麵開門的機關,而且即便他們找到那一處機關,要是不會開鎖的話,還是出不來。”

蕭偉歎道:“這座地宮的設計可真夠損的,要是沒兩下子的人,即便進得去,不在迷宮裏麵迷路,還是回不來,你想想,像我這樣的開鎖高手,一般人裏麵哪兒找去啊!”

趙穎聽著蕭偉吹牛,微微一笑,道:“蕭偉,你覺得當年修建這座地下宮殿,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蕭偉思索了片刻,道:“我倒是越來越覺得,這座地宮裏麵肯定埋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否則當年日本人不會這麼上心。我猜想日本人當年很可能在得到溥儀那隻盒子前,就已經注意到這座地宮了。要不然不會那麼巧,盒子一到手,馬上就找到了這麼保險的一個地方。”

趙穎點了點頭,道:“算了,這件事情我們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想得明白。還是快去找阿雪和高陽吧。”

地宮起點

兩個人沿原路而返,很快回到石門之外。因為不知道前方究竟還有多少路要走,為了節省燈油,趙穎將手中的汽燈熄滅,僅留蕭偉的一盞,並且將光線調暗。兩個人背好背包,快步往回走去。十幾分鍾後,再次回到那一條狹長甬道的盡頭處。

蕭偉停下腳步,指了指眼前的岔路對趙穎道:“其實這裏才算是整座迷宮的起點。”趙穎道:“那是否我們需要重新走一遍呢?”蕭偉笑著搖頭道:“不用,我的那個方法,迷宮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作為起點,況且現在唯一能出去的地方就在防空洞的那個裂縫處,咱們最終還是要回到那裏的。”

蕭偉看了看趙穎,她已是滿臉疲憊,道:“這樣吧,我們歇口氣兒,一會兒繼續利用‘右手原則’,我估摸著第一層迷宮咱們應該已經走得差不多了,馬上就能走到迷宮終點,再不濟也能找到迷宮第二層的入口。”趙穎笑了笑,道:“我相信你!”

蕭偉看了看趙穎,突然歎道:“其實這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往往是用最簡單的法子破解的,兩個人談戀愛也是這樣,以前我就是琢磨不明白這件事情,所以才和你……”

趙穎也歎了口氣,道:“不過人要想變得簡單,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蕭偉咧嘴笑道:“尤其對於我這種老油條來說,要想變得簡單,那可要扒層皮才能改回來。”說到這裏,感慨道,“其實高陽比我強,你看他和阿雪,我琢磨著八成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