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藏寶圖的真相(3)(3 / 3)

蕭偉道:“那老怎麼會有迷宮地圖的口訣的呢?”高陽道:“我猜想,應該是當年溥儀皇帝告訴那五的,這麼長的一段由天幹地支排列組合出來的口訣,溥儀皇帝即便再聰明,也不見得能永遠記在腦子裏,所以為了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當年離開紫禁城的時候,他自己隻帶走了那隻覲天寶匣,而將寶匣的鑰匙以及這一組密碼,留給了自己的死士那五!”

蕭偉點了點頭,感覺高陽的這一番分析入情入理。高陽又道:“現在看來,寶藏的秘密就隱藏在這十二個石室中的六十塊青磚的背麵,我們隻要得到了這些地圖,回去將全圖拚好,就可以找到當年多爾袞埋在關外的寶藏。”

蕭偉道:“果然是好事多磨啊,弟兄們麻利點兒,趕快把所有的青磚都翻過來。”

幾個小時後,眾人順利找到所有石室內對應的青磚,用數碼相機將青磚背麵的地圖拍攝下來後,再將所有青磚還原,大夥興高采烈地離開了五裏坡的地下迷宮。

關外重寶

出了五裏坡,大夥並沒有休息,七個小時以後,四個人回到了北京。所有人都興奮至極,雖說已經整整二十四個小時沒有睡覺,不過誰都沒有倦意。回到家中,蕭偉立刻將數碼相機中的圖片導入電腦,調整好尺寸後,開始拚圖。

這種花時間的事蕭偉一向最沒有耐心,好在有高陽、趙穎和阿雪三個人。幾個小時後,地圖全部拚好。

拚好的地圖一共是兩張,一張明顯是全圖,另外一張是局部地圖。隻不過兩張地圖上標注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滿文,沒有任何人認識。高陽道:“看來我們得想辦法找到少數民族文字方麵的專家,才可能會知道地圖上寫的是什麼。”

蕭偉道:“對了,哥們兒,你看過《鹿鼎記》麼?韋小寶當年就是把地圖上的滿文抄下來,找人去認,這樣不會被人發現其中的秘密。”高陽笑道:“我自然記得,隻不過把滿文抄下來的是雙兒,不是韋小寶。”蕭偉咧嘴笑道:“我能看書也就不容易了,你還要求那麼高。”

當下四個人分工,很快便將地圖上的所有滿文一條一條臨摹下來。忙活完畢,已近午夜,蕭偉打了個哈欠,對眾人道:“睡吧,兄弟們,大功告成,明天一早起來,我們就去找寶藏!”

隻用了兩天時間,高陽便輾轉找到一個北京滿學會的資深滿文專家,很快將地圖上所有的滿文破譯。再將翻譯過來的文字一一對應抄錄到打印好的兩張地圖上,大家這才看清,原來清朝當年的寶藏埋藏在關外吉林長白山的一處山穀之中。不過由於這是幾百年前手工繪製的地圖,比例嚴重失調,四個人一時之間還無法準確地確定寶藏埋藏的具體地點。

高陽立即到新華書店購買了一份詳細的吉林省地圖,對照之後卻發現,藏寶圖上標誌的各處地名幾乎在這張二〇〇三年版的吉林省地圖上很難找到。

大夥這才想起,古今地名很可能早已大相徑庭。高陽馬上帶著蕭偉前往王府井書店購買《中國曆史地圖集》,不巧正趕上書店缺貨。兩個人沒有辦法,隻好回來後到百度上搜索碰碰運氣。

真要感謝中國圖書行業盜版行為的猖獗,隻搜索了一陣,就在“電騾子”網站上搜到了高陽所找的全套《中國曆史地圖集》,其中包括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中華民國時期的全國分省地圖,非常詳細。兩個人大喜過望,不過由於網速並不算快,足足用了一天一夜時間才將這套地圖冊下載完畢。

這段時間,趙穎和阿雪兩個人也沒閑著,用了幾天時間采購了大量野營所需的裝備,包括帳篷、睡袋、繩索、照明設備、野餐用具、大量食物、藥品等。

這一天下午,高陽分別對照下載下來的清初時期曆史地圖以及最新版的吉林省地圖,終於查到了最後結果。藏寶地圖上所標誌的位置,應該是在現在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樺甸境內長白山深山處的某座山穀中。

終於最終確認了藏寶地點,四個人都很興奮。當天晚上,大夥便開始打點行裝,準備一路上所需的各種物品。第二天天剛放亮,將所有東西搬上車子,驅車直奔吉林省延邊地區。

一路上人歇車不歇,走京哈高速經錦州、沈陽、長春,足足開了近一千五百公裏後,第二天清晨到達樺甸市。稍事休息後,又一鼓作氣往前開,傍晚時分終於趕到了此行的終點——夾皮溝。

此處已是長白山的山腳下。按照地圖顯示,夾皮溝是距離藏寶地點最近的一處村落,再往前走,車子就不能開過去了。從藏寶地圖上標注的路程來看,大家很可能要用二到五天的時間,徒步翻越數座大山,才能最終到達藏寶地點。

四個人在村內唯一的一座旅店歇了一宿,次日清晨,將車子存在旅店,大家背好行囊,徒步向山內進發。

最開始的一天,山上還有牧羊人走出的羊腸小道可循。從第二天開始,不再有任何道路。

蕭偉和高陽交互替換,手執砍刀在前開路,眾人根據指南針的指示,以極慢的速度往前行進。沿途趙穎和阿雪不時地作出標記,生怕大夥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