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強不息,追求卓越”構建學校文化特色
專題
作者:黃月初 陳胸懷
學校文化是師生共同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思想作風的總和,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百年的辦學曆史,積澱出“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文化特色。
一、校訓文化:公、勤、仁、勇
校訓是一所學校文化的靈魂,是辦學傳統與辦學精神的凝練。透過一所學校的校訓,我們可以找到其曆史文化入口的金鑰匙,推開精神家園的窗戶。
學校於1929年提出“公、勤、仁、勇”的校訓,其深刻內涵是:公—公者無私,天下為公;愛祖國、愛人民、愛學校,誌存高遠,匡扶公正。勤—勤者不匱,勤敏以行;勤修身、勤學問、勤思考,踏實進取,永不懈怠。仁—仁者無憂,仁愛為本;孝父母、尊師長、愛同學,博愛眾生,完善自我。勇—勇者無懼,勇毅以任;強體魄、健心理、敢擔當,自強不息,勇創一流。
各個時期,學校都視“公、勤、仁、勇”為圭臬。清朝末年,中國同盟會湖南分會首任會長禹之謨抱著“天下為公,保種存國”之宗旨,於1905年創辦惟一學堂(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前身)。1906年,他被捕後,慘遭清政府殺害。他在獄中留下《遺在世同胞書》,發出“寧可牛馬其身而死,甚毋奴隸其心而生”的長鳴。從誕生之日起,惟一學堂就以“公”立校,似一粒火種,點亮湖湘的夜空。1907年,教員黎尚雯冒著殺頭的危險,改名廣益繼續辦學,這是何等的勇敢!中華民國初期,學校辦學經費極端困頓,教員黎浦堂、任邦柱、喻子賢、曹孟其等,不取分文繼續辦學,這是何等的胸襟!抗戰時期,學校三遷校址輾轉辦學,先遷望城沱市,再遷衡陽常寧,又遷永州藍山,篳路藍縷。當師生躲避敵機轟炸、輾轉深山老林、斷糧斷炊時,代校長李之透典賣全部家當購得糧食,以一句“隻要我還有一口飯吃,就絕不會讓大家挨餓”激勵大家繼續跋涉,這是何等的仁勇!一批批學子前赴後繼,高唱著“廣益廣益,湖南革命策源地”的校歌,踏上抗日戰場,為民族獨立貢獻自己的青春熱血,這是對“公、勤、仁、勇”的最好踐行。
校訓“公、勤、仁、勇”是學校的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風骨,召喚著教師敬業工作,無私奉獻,召喚著學子們不畏艱難,奮發前行。
二、創新文化:勇立潮頭
“求變就是求發展,創新就是創未來。”學校在改革發展的大潮中,選擇了主動適應,提前變革,勇立潮頭。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急需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成為各級學校的當務之需。湖南師大附中以科研為先導,大膽實驗,引領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為探索初高中教育的有效銜接,學校開展六年一貫製的整體教育實驗。為探索計劃生育、優生優育背景下的資優青少年的發展潛力,學校開展初高中四年學製的超常兒童教育實驗。為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途徑,學校創辦“全麵打基礎,發展個性特長”的理科實驗班。為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機製,學校於2012年率先在湖南開展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建設。
當應試教育、二元評價甚囂塵上之時,學校擔當起中流砥柱的作用,率先扛起素質教育的大旗,在湖南省率先倡議端正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為,堅持不補課,不加班加點,不加重學生負擔,響亮提出“向課堂要質量”的口號。2000年,學校率先成為教育部第八輪高中課改的試點校,在校本課程建設、走班製教學、學分製管理等方麵進行實驗,成為全國最先“吃螃蟹”的學校。學校致力於人的全麵發展、個性發展,尤其在體驗教育方麵更是走在全國前列。
學生在高一時體驗軍營生活,與戰士們一同訓練,體驗的是紀律與團結;高二時體驗農村生活,與農民同吃同住,體驗的是誠實與尊嚴;高三時體驗企業生活,與工人師傅一同勞動,體驗的是嚴謹與效率。通過體驗形成情感,情感凝聚成道德,道德升華為人格與生命的張力,三周的體驗生活注定會讓學生記憶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