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仙子道:“吳立雖是異教,除了性情剛愎外,並無多大過惡。他因心慕正教,采取黃金之精,煉成此劍,辛苦淬礪,已有多年。先還不敢自信,一出手先遇見峨眉派兩位道友,因他飛劍有二十餘口之多,眾寡不敵,敗在他的手內,漸漸自滿得意。意欲再尋幾個助手,找矮叟朱道友報仇雪恨,奪回金鞭崖。卻不想遇見你們,雖是入門不久,各人仙劍俱非尋常。尤其紫郢、青索二劍,乃長眉真人遺命傳授,你們前輩諸道友中,也找不出第三口,他如何能是敵手。他功行將滿,不久羽化飛升。我始終不出手者,就是想使他敗在你們手內,讓他知道峨眉後輩尚且如此,如何能再為仇?知難而退,免遭兵解之苦。後來我又留神觀察,他竟帶著一身妖氣,為以前所無,而他所煉飛劍,並無邪氣。適才明明見他從遠方飛來,一到就搶妖幡,好似預定一般。如非我早在旁隱身防備,幾乎被他拿去,為禍後來。假使他是無心路過,遇見妖屍元神,得了指示,在妖屍固然是得益不少,如虎生翼,可是他本人異日慘禍,恐怕還不止於兵解呢。袁星現雖昏迷,回山之後,有了元陽尺,解去邪毒,自然會醒,爾等事已辦完,可以速返峨眉,去解圍退敵了。”英瓊、莊易又分別上前叩謝解救之德。米、劉二矮也雙雙過來,跪請指示仙機,並求代向眾人說項。
青囊仙子對英瓊道:“你應劫運而生,光大峨眉門戶,與別人不同。三英二雲,獨你傑出。雖然殺氣太重,然亦非此不可。不久齊道友回山,自會特許你一人便宜行事。他二人雖然出身邪教,現已悔悟回頭,向道真誠,你盡可收錄,絕不受責。吳立走時,我攔阻白眉仙禽稍慢了一步,臨逃還吃了大虧。此人心地褊狹,必然痛恨切骨。他門戶以外,有本領的朋友甚多,如不見機改悔,必從此多事。米、劉二人,於你也甚有用,不過他們所煉法寶飛劍,均屬旁門左道,暫時又不能使他們丟棄,務須用之於正,以免耽誤正果罷了。”說罷,拿眼看了劉遇安一眼。
劉遇安原本心中有病,適才向青囊仙子求情時,語帶雙關,唯恐青囊仙子向他索取妖幡。一聞此言,又喜又愧,首先起誓明心:“弟子如將那寶去行錯事,必遭慘禍,永久沉淪!”青囊仙子早明白他言中之意,微笑說道:“你二人苦修也非容易,既能如此,再好沒有。倒是我不久超劫,原不想參加此次劫數,所以隻在暗中相助,並不露麵,以為妖屍絕難知道有我。誰知臨時生變,非出麵不可。如今造下惡因,絕難脫身事外。起初我原想將這妖幡去尋一位道友,共同解去冤孽。這一來,又須緩日行事,留它以毒攻毒,相助三次峨眉鬥劍時一臂之力了。隻是我如用這妖幡製勝,傷我清名,我索性成全你們。你二人到了峨眉,等候教祖回山。入門聽訓之後,可仍回此地。我當再到奧區仙府,傳你二人用幡之法,以備異日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何如?”米、劉二矮聞言驚喜,尤其劉遇安更是喜出望外,形於顏色。青囊仙子當時微微皺了皺眉頭,眾人俱未覺察,隻笑和尚看在心裏。青囊仙子又道:“莊易自赴百蠻山相助除去文蛛,不久便可複音還原。現在髯仙李道友飛雷洞被毀,除妖之後,他門下弟子移居凝碧,人英前去,也不愁起居寂寞了。”說罷,向眾人一舉手,道聲:“各自珍重前途!”一道光華閃過,破空而去,轉眼沒入雲中不見。
這裏眾人也各自分手。英瓊、輕雲、人英三人,帶了袁星身體,與米、劉二矮用彌塵幡同回凝碧仙府。笑和尚、金蟬、莊易仍往奧區,共商二上百蠻山之策。笑和尚道:“都是蟬弟心急,如不是米、劉二人提醒我,取出乾天火靈珠,後來妖屍又不舍棄幡逃走時,險些功敗垂成。此番到了百蠻山,再心急不得了。”金蟬道:“我也是怕時間稍縱即逝,早去豈不更好?誰知妖屍竟那般厲害,黑煙密布,離開劍光和彌塵幡光華所照之處尺許以外,連我都看不清楚,別位更是不行。彼時我一手持定彌塵幡,一手指揮霹靂劍,這幡和劍俱非尋常法寶。幡因發出妙用,非運玄功不能把持。那劍更因我學劍成功日淺,不敢大意。隻顧全神貫注,大敵當前,簡直無暇將懷中天遁鏡取出。後來準備收劍取鏡,你已將火靈珠取出。此珠真也神異,發出來的光華四麵均亮,不似天遁鏡隻照一麵。你雖吃了許多辛苦,壞了無形飛劍,得此也足以自豪了。”笑和尚道:“你說哪裏話。休說那劍經我多年苦修,而且出諸師父,豈能與珠去比得失?何況隻我冒險一試,尚不知用法呢。”金蟬道:“事已過去,悔也無益。你得此珠,總可算是慰情聊勝於無。適才李師妹托我,說此間猩、熊對她有些恩義,因為回山匆忙,不及招呼。它們現藏在地穴之中,還有一些在山南覓地潛伏,因為懼怕妖屍,不敢外出求食,恐怕日子久了,地穴內的叢草不夠吃的,請我去放它們出來。我們何不去看一看?”說罷,同了笑和尚、莊易,徑從天窗洞下去。
那些猩、熊先見紫光紅光,以為英瓊回來,個個踴躍歡呼。及至三人落地一看,並不認得,尤其莊易昔日捉過它們,有的嚇得亂叫亂竄,有的竟拚命向三人撲來。三人將劍光升往高處,下麵猩、熊還是咆哮不已。金蟬道:“這種勝於虎豹的惡獸,見人就撲,放了出去,豈不造孽?”笑和尚道:“這話並不一定,也許是我等麵生之故,你且將話說明了試試看。如果真的冥頑無知,哪怕李師妹異日見怪,不但不能放它們,還得懲治一番,以免將來受害。”金蟬答道:“你的話不錯。李師妹日裏相見時不是說過,它們俱有靈性,自從收服以後,輕易從不傷生,隻知以草木為食麼?”說罷,高聲喝道:“爾等休要咆哮。爾等的恩人李仙姑,已和我們合力除去妖屍,因為急於回山,不及來此看視,請我們到此,放爾等出去。爾等如係一時誤會,以恩為仇,可一齊俯伏,我便放爾等過去;倘如自恃猛惡,出去為禍生靈,我們飛劍便不容情了。”說罷,下麵猩、熊便馴服了一大半。金蟬又高聲再喝一遍。先是下麵猩猿朝著那些馬熊叫嘯了幾聲,倏地同時俯伏,昂首鳴嘯起來。
三人都覺奇怪。金蟬還不甚放心,又親自飛落下去,試探一回。那些猩、熊見金蟬落下,不但不似先前磨牙張口,咆哮撲噬,反而緩緩爬行過來,圍著金蟬跪伏,不時用口在金蟬腳底聞嗅示媚,神氣非常馴善親昵。金蟬心中大喜,又招呼笑和尚與莊易飛身下來。那些猩、熊對笑和尚也和金蟬一樣,唯對莊易卻有好多都是怒目狺狺,帶著又恨又怕的神氣。金蟬、笑和尚才知適才咆哮,是為了莊易。便對它們說道:“這位莊大仙已經棄邪歸正,與我們是一家人了,你們怕他作甚?外麵已無敵人,爾等去留,可以隨便,無須再存戒心了。”說罷,又叫莊易特地去挨近它們。眾猩、熊仍是望而退卻,也不往外走出,意似觀望。金蟬、笑和尚俱覺它們能解人意好玩,不時摸摸這個,撫撫那個。
過有頓飯光景,忽聽外麵隱隱有猩、熊鳴嘯,聲音由遠而近。洞內猩、熊也互為應和,聲震耳鼓。正要分人出外看視,忽聽撲騰騰響成一片,百十隻大小猩、熊,相繼由壁側縫中轉了過來。同時滿洞猩、熊,俱都悲鳴起來。三人料是山南那些猩、熊已發覺妖屍伏擊,前來會合。不多一會兒,眾猩、熊忽向三人跪下,昂首吼了幾聲,紛紛站起,猩猿在前,馬熊在後,轉過岩壁,徑往入口之處縱跑上去。三人跟在後麵,一同走出。那些猩、熊到了外麵,又都回身伏地,意甚依戀。笑和尚道:“妖屍已除,爾等已無後慮。此後可各尋岩穴潛伏,優遊歲月,將來轉劫,自有善果,勿傷生靈,以幹天戮。我們不久也要他去,爾等無須再為依戀,隻顧走吧。”說罷,將手一揮。眾猩、熊又同聲狂吼了一陣,才起立歡嘯,三五成群,躥高縱矮而去。三人見此光景,甚為感動。笑和尚道:“這般猛獸,為數又多,不是李師妹以德感化,正不知每日要傷多少生靈。無怪諸位前輩,說她將來要光大門戶,領袖群英。即以這件事而論,出世不久,便積了若幹外功,雖然仙緣注定,一半也可算得時勢造成,好事都叫她遇上,豈非奇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