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手相助
話說在北京潘家園的巴爺,就不得不提及他的身世。當年巴爺祖上就憑著一雙巧手,也算是滿清貴胄人家。巴爺本家原是姓李的漢人,可就是因為樹大招風譽滿京城的緣故,滿人攻入紫禁城後大肆搜羅能工巧匠。巴爺的祖上那時候當然成了皇族的理想玉石匠。
但凡高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巴爺的祖上被清兵綁入紫禁城後是一言不發。要想他給韃子打造玉器那是休想,氣的攝政王多爾袞舉刀就要活劈了他。也就是孝莊皇後的一句話救了巴爺的祖上,孝莊皇後說:“天下甫定理當招賢納仕,哪能妄殺無罪之人!日後還有誰敢進京為官?”
按當時的情形漢人等級低下是不能進紫禁城的,可巴爺祖上的手藝冠壓五州。這種人材殺了實在太可惜了,孝莊皇後又破例賜姓為巴。可是巴爺祖上還偏偏不領這份情,改姓那是忘了祖宗的事日後死了都不能進祠堂的。孝莊皇後也不去逼他,就憑他在宮裏自由生活。就在有一天孝莊皇後遊園巧遇了巴爺的祖上,笑問道他在宮裏可習慣?巴爺祖上年輕氣盛直言回道金窩銀窩難及自己的狗窩,寧願出宮靠手藝吃飯。孝莊皇後搖頭告誡其實為不孝,若是在宮外難能光耀門楣何不如有所作為?
巴爺祖上知道自己想出去已經是無望了,想了三天三夜終於答應改為巴姓納入鑲藍旗下。孝莊皇後將身邊的兩丫頭賜給他為妻妾,巴爺祖上也安心的成了皇族首席的玉匠師。凡是各地進貢的奇珍異寶都先由巴爺祖上過目,康熙爺隆登大寶時巴爺的祖上用大理國上貢的冰糯玉石雕琢出了一尊半人來高的玲瓏塔。塔分九層鱗次櫛比,每層四門八窗雕琢的是栩栩如生。就連每層塔頂簷瓦,掛角風鈴都是清晰如真。最絕的是在玲瓏塔中擱上燈到了夜晚能浮現出五百羅漢坐聽如來佛法的神跡,每一人物發纖可見轟動了整個朝野………
人怕出名豬怕壯,巴爺的神器害的巴爺的子子孫孫不能出宮了,幾乎都是世襲了宮廷的玉石匠。手藝當然是一代精於一代,巴爺家的人隻要是件稀罕物兒就能如數家珍的給你說出來曆,該怎麼用?做什麼物件?閉上眼睛都知道,然而花無百日紅。到了道光十五年,八國聯軍攻破了紫禁城老佛爺連夜脫逃。皇宮裏頓時間亂成了一鍋粥,有宮女太監們攜帶著珠寶金石匆匆忙忙四散奔逃……
紫禁城都讓洋人占了,宮裏的人哪裏又能跑的了!大部分宮女太監身上的夜明珠,象牙席,瑪瑙石,貓兒眼,金銀玉器全被抄了出來。巴爺的後人也不例外遇上了洋人的火槍隊,隨行的宮女太監都被扒了個精光搜去了財寶後就把人殺了……
也就是巴爺家祖上有本事,洋人在他身上裏裏外外搜不到一兩銀子。這就惹惱了洋人,有不甘心的連他腚子都看了,就差剖開肚子查腸子了。實在叫出宮的人太多了,洋鬼子們也不願意為個窮小子耽擱發財的大好機會。朝著巴爺祖上打了一槍後就去搶別人了,巴爺祖上命不該絕昏倒了大半天後尋了件衣衫包起死人堆落在地上的一個大南瓜從此消聲彌跡………
改革開放後巴家在潘家園開了個玉瓏軒,就仗著高超的手藝馬上斬露出頭角。人的名樹的影,巴家名氣一大馬上就讓人給認出是當年紫禁宮巴爺的手藝。流言斐語頓時四起,有人說是巴爺太聰明了將寶貝兒藏在南瓜裏帶出來富蔭後人。也有人說老佛爺身邊的四顆夜明珠讓巴家偷出來了,說什麼的都有但是巴爺對種種流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日子一長人們都不再談討巴家了,巴爺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也已經是潘家園的佼佼者了……
一大早太陽升起還沒多久,西廂房就能聞到陣陣死蛇的臭味,趙海鵬在雜草裏找到了死蛇外竟然還有一把鏽跡斑斑的斧頭。趙海鵬暗笑真是找它的時候找不到,不想找它了它還會自己冒出來。有了總比沒有強,趙海鵬拿著斧頭就回去了……
吃過午飯陳夢生三人坐著趙海鵬的警用內務車在下午三點左右趕到了潘家園,玉瓏軒的門鋪就在潘家園頭麵。趙海鵬下車咂舌道:“嘿!有日子沒來這裏了,竟然人家玉瓏軒都請起了保鏢看鋪子了啊?”
“站住!說你呢!別他媽的給爺找不自在哈,今兒個這裏是我們三爺包了。回去,都他媽的回去!”玉瓏軒門口站著兩個彪形大漢,指著趙海鵬一通喝斥。
趙海鵬伸手推了推墨鏡笑道:“嘿,土豆堆裏滾出個球來!你小子是哪來的啊?”
門口漢子隆了隆身上的腱子肉冷哼道:“朋友不會不給徐三爺麵子吧!今日三爺給嵐姐選東西,你們買東西另找別家吧!”
趙海鵬哈哈大笑道:“我當是誰來著,是徐三那小子啊!一個奎家的保安頭子,他仗著有幾把保安公司特批的槍就拽上天了啊!你們倆閃開,大熱天讓我們杵在日頭底下,小心我叫徐三掌你們的嘴巴。”
“橫!你什麼人敢和三爺耍橫,劃下道兒咱們練練……”話沒說完趙海鵬踏步上前,迎著兩攔路漢子的拳頭各伸一手叼著了他們的腕子。功夫有沒有全看一出手,兩個大漢手被趙海鵬用力扭曲別轉了半身,頓時大漢都軟綿綿的伏地嚎叫不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