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元十六年,寧遠上將軍李懷唐率麾下三千虎賁騎,出淩山,破突騎施,毀其老巢碎葉城,飲馬伊犁河,千裏奇襲怛羅斯,下其城,俘王子。曆數十天,殺敵近十萬眾。此石為證,功昭後人。”
在怛羅斯城南部數十唐裏荒野外的一塊巨石前,李懷唐洋洋得意地吹噓著。而呂尚卿則滿臉興奮,帶領著數名手藝尚可的士兵將剛才李懷唐的心血來潮刻在巨石上。上將軍的輝煌戰績也有他們的一份,與有榮焉。後人查證起這段曆史,必然得說,巨石上的文字是一位名叫呂尚卿的參軍所刻。因為,最後的留言,呂尚卿很無恥地鑿上了勒石見證人:呂尚卿……
對於那些也想青史留名的將士,李懷唐哈哈大笑,將他們打發給呂尚卿,結果,這位百騎參軍將用從李懷唐那裏學來的省略號給替代了。
在怛羅斯城休整了五天,直到人強馬壯,李懷唐才率軍南下。臨行前,以答謝怛羅斯城城主爾微王子熱情款待的名義,李懷唐給爾微再送點仇恨的種子。
“上將軍,把那幾個葛羅祿人送給突騎施人不太好吧。”呂尚卿的擔心是,哲木他們幾個會幫莫賀達幹與葛羅祿人消除誤會。
李懷唐無所謂道:“哲木將我們帶到怛羅斯城下是不爭的事實,就算爾微王子放過他,那些損失慘重的貴族也不會放過他。至於那個莫賀達幹與葛羅祿人的矛盾,怛羅斯城的突騎施人才不會介意,如果我是他們,必定樂見其成,最後再朝葛羅祿人落井下石報仇雪恨。”
呂尚卿苦笑,這個上將軍太壞了,到處點火在突厥人之間散播仇恨,唯恐天下不亂。
其實,要怪也隻能怪葛羅祿人貪心不足,劫掠成性,惹誰不好,偏偏惹上李懷唐這個殺戮狂人。李懷唐將滅族的血腥帶給謀落部之後,猶未滿足,在白玉爪的協助下,又殺個回馬槍,將留守小北河的數十牧民給一鍋端,恰巧將陰謀製造者,哲木給抓住。在哲木的帶路下,他們來到了怛羅斯城,給爾微王子製造了一個“驚喜”。
“上將軍,我們回寧遠城了嗎?”出征了那麼多天,有家室的將士無不思家心切,護都的這個問題正代表著他們的心思。
此次北征,戰績可謂輝煌,將軍五千兵,殺敵十萬軍的威名將永遠震懾西域草原。更重要的是,突騎施人的實力受損,數年內對寧遠城不再具有威脅。而且,征戰路途的地形都被呂尚卿給刻畫成十數張羊皮地圖,為再次北征提供了依據。
“回家!”李懷唐環顧眾將士片刻,爆發出將士們最希望聽到的命令,隨之引起一片歡騰。
可是,回家的路上並不平坦,惱羞成怒的突騎施人在楚河邊上以逸待勞守株待兔,以雪前恥……
突騎施人的大牙,碎葉城。
這個秋季,突騎施人所經曆的前所未有的慘敗要擱在以前,碎葉城內的人們早就感受得到蘇祿汗的暴怒。
平靜,異常的平靜,沒有怒火,沒有人頭滾滾。這完全不是蘇祿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