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的好日子將近,老天似乎很通情達理,很配合,連續放了數個大晴天將溫暖帶給寧遠城。
冬季,暖洋洋的陽光下猶顯祥和。寧遠城一邊倘徉在喜慶之中,一邊靜悄悄地發展。
寧遠城西南區,廣闊的寧遠輕騎軍軍營裏,近六千名輕騎,上萬武騎軍,還有過萬的輜重軍整齊列隊,排成了十數個方陣,人頭湧湧卻鴉雀無聲,顯示著他們平時嚴格受訓的成果。
李懷唐騎著他的寶馬從一個個方陣前走過,陪同他的是呂尚卿一行人。
在武騎軍的一個方陣前,李懷唐勒馬停下,跳下馬鞍,來到一名士兵麵前。
“你,叫什麼名字?”
“上將軍,我,我,我叫安二郎。”被點名的士兵異常緊張。
“士兵安二郎,拿出點氣勢!記住,你是寧遠鐵騎裏驕傲的武騎軍一員,是我麾下勇敢的一名戰士。”李懷唐大聲地鼓勵著安二郎。
“是!上將軍!”安二郎挺胸抬頭。
呂尚卿也下馬跟在李懷唐的身後,解釋道:“上將軍,這是新成立的武騎軍一部,大部份都是從吐蕃人手裏剛救回的唐民。”
“嗯,武騎軍又恢複到了之前的萬人編製,新兵不少,要加緊訓練。”
寧遠城的兵力一再擴張,可人數比起嚴峻的形勢依然顯得過少,與善戰的諸等強胡比較,士兵的戰鬥力還有待提高。與吐蕃人的一場大戰,武騎軍的精銳老兵折損過半,負傷的士兵大部份暫時還不能歸隊,以致於武騎軍的實力下降的很厲害,從精神麵貌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倒是輜重軍的表現讓李懷唐耳目一新,輜重後備軍大部份是武騎軍和輕騎軍挑選過剩的弱兵,雖然素質相對較差,但是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彌補,從整體上來看,與之前的武騎軍老兵相差的界限已經不明顯。唯一欠缺的是一股殺戮之氣和戰士之氣。
李懷唐經過輜重軍的時候,頻繁地點著頭,表示很滿意。
“衛安國傷愈之後,將他調往輜重軍。還有,這個名稱得改改,換個有殺氣的稱號。”
李懷唐有意讓輜重軍獨立成一支主力戰鬥軍。
“不若就叫做寧遠虎狼騎?”呂尚卿脫口而出。
“好,好一個寧遠虎狼騎!”李懷唐讚賞地看著呂尚卿,卻發現在呂尚卿旁邊的公孫遙武欲言又止。
李懷唐笑道:“武騎軍也該換個威武的名稱了,呂秀才,再給起一個。”
“寧遠虎賁騎?”
“太有才了!”李懷唐哈哈笑道,對著公孫遙武笑。對於公孫遙武,李懷唐有點歉疚,一直以來,出征的機會都沒公孫遙武的份,諸多跟隨他的老兵老將都撈取了傲人的功勳和讓人妒忌的獎賞,唯獨公孫遙武還在默默無聞,代表著戰士榮耀的銀星顆粒無收。
“遙武,在埋怨我是嗎?”
李懷唐笑看著公孫遙武,“不用回答,我都知道。你公孫遙武的功勞別人看不見,我李懷唐卻記在心裏,沒有你的恪盡職守,我們就無法安心出征。將士們輝煌的功勳是建立在你的默默無聞無悔無怨的奉獻上,可以這麼說,寧遠城的安危與你公孫遙武息息相關,正是你給予了整個寧遠城一片安寧。”
“上將軍。”公孫遙武漲紅著臉。
李懷唐指著眼前十數個方陣,道:“他們,都是你公孫遙武的功勞,沒有你的盡職,他們何來今天的成就?放心,大戰很快就到來,有你表現的機會。希望到時,我會親手將代表著寧遠城最高榮譽的勳章掛到你胸前!”
公孫遙武的眼睛一亮,上將軍口中所說的最高榮譽正是金鷹騎士稱號,至今寧遠城尚無將士獲此殊榮,上將軍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上將軍已經認同他的苦勞,隻要他努力獲取功勞,上將軍會以此為契機,給他累功至金鷹騎士!
“是!公孫遙武絕對不會辜負上將軍的厚望,必將再立功勳!”
“好!”看著精神抖擻的公孫遙武,李懷唐知道他明白了,也不多說,繼續他的閱兵。
從戰鬥力上來講,李懷唐最滿意的是寧遠輕騎,如今的寧遠輕騎軍有兵將近六千人,每名騎士至少兩匹坐騎,而且個個幾乎都是老兵,殺氣逼人。
“老呂,幹脆寧遠輕騎也改名吧,就叫飛虎騎,如何?”
“佩服佩服,上將軍真是太有才了!”
“哈哈……”
與李懷唐的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阿辛感到相當壓抑。他跟隨在李懷唐身後的將軍騎裏,寧遠城的實力一一展現在他的眼前,讓他心驚眼皮跳。
高大雄厚的寧遠城,在加上這些虎狼之師,就算突騎施人盡起昭武九國之兵也無法攻克,難怪李懷唐如此膽大妄為,甚至不將大食人放在眼裏,原來他有所憑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