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情瘋子(1 / 3)

開元十八年初,大唐已步入全盛時期,無論是從政治,經濟,軍事,還是人口各方麵,已到空前的程度。強盛反應在軍事方麵上,是連續對吐蕃人的勝利,雖然勝利不少,可是獻俘的盛典卻依然空白,對於好功的皇帝來說,這或多或少是一件遺憾的事情。然而,正是這年年末,不經意間,長安的百萬民眾忽聞獻俘盛事,欲向大唐請封的寧遠上將軍李懷唐向大唐皇帝獻上三位重量級俘虜,分別是康國國君,史國國君和米國國君,此三國均以實際行動背棄了大唐,悍然與大唐的敵人、吐蕃,和潛在的強敵、大食國,還有突騎施人簽定了盟約,起兵圍攻位於大唐境外一側的寧遠城。

與大唐之敵為盟之舉無疑就是與大唐為敵,而且聯合攻擊寧遠城一旦得手,下一個目標無疑將是大唐,這些都是顯淺易見的道理,長安的居民幾乎人盡皆知,同情與憐憫絕不會施舍給三名狼狽的國君,雖然他們曾經接受過大唐的冊封。

因獻俘之事,整個長安掀起了一陣寧遠熱潮,破胡二十萬,救公主於碎葉鎮,以及之前相關的英雄傳聞一時之間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人們對神秘的李懷唐更加的感興趣。

與長安城平民的熱情和狂熱相比,大唐朝廷從上到下顯得冷靜多了,無他,勝利並非唐軍所取,而且,勝利者還向大唐提出了難題。

在剛竣工、號稱“南內”的興慶宮的朝堂內,李隆基正在谘詢一眾朝臣的意見,關於寧遠李懷唐求取碎葉公主之事,被齊濟善等人提上議事日程。

“聖上明鑒,臣觀李懷唐對吾皇殊為敬畏,聞說康史米三國的國君經聖上冊封,惶恐而不敢取他們性命,而是讓臣下將他們帶回長安,由聖上處置。”皇帝麵前,朝堂之內,齊濟善極盡好言。當然,他沒有提李懷唐向三國索取巨額贖金之事,每當想起這事,他不禁搖頭苦笑

“言下之意,卿認為當同意李懷唐的求親之請?”李隆基淡淡地反問。

齊濟善道:“正是。與突騎施胡相比,寧遠城在西域可謂孤立無援,深受強胡們的敵視,但是他們卻有能力對抗諸胡。故臣認為,李懷唐是我們在西域的最好棋子,隻要利用好他,諸胡都不敢輕舉妄動,有此人在,我大唐邊境無憂矣。”

“陛下,不妥!齊侍郎謬矣。”朝堂之上,一向鮮有發言的國子祭酒武忠出列,明顯持反對意見。

“碎葉公主乃吾皇親賜與突騎施王子為妻,豈有再賜之理?若此,我大唐威嚴何在?吾皇威嚴何在?。況且李懷唐此人在碎葉城竟公然劫持公主,罔顧吾皇之龍顏,陷寧王爺於不義在先,無視我唐使規勸釋放公主和平解決爭端為後,迫使突騎施人與吐蕃人大食人聯合,險些將安西置於戰爭的陰雲下,使我大唐麵臨數十萬強胡兵鋒。此人乃我大唐之罪人,我們不追究他的罪行是對他的恩賜。豈能如他所願,讓他得寸進尺?”武忠據理力爭,義正辭嚴,李懷唐在他的嘴裏完全一十惡不赦的罪人。

齊濟善冷哼,道:“蘇祿汗瞞天過海,暗中勾結吐蕃人,娶吐蕃公主為可敦,此舉又置我大唐於何地?至於你說的突騎施王子,臣隻聞他是代父娶妻,欺辱我大唐在先,其心可誅,取消與突騎施之和親乃理所當然,並無不妥之處。還有,突騎施人狼心狗肺,今夏在拔煥城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阿克河掘堤洪災,導致我大唐數千人死亡,損失慘重。難道國子祭酒認為要繼續認賊為友而寒了天下臣民的心麼?”

“無憑無據,這隻是你一家之言而已。”武信冷冷地反擊。

齊濟善怒道:“蘇祿汗企圖欺辱碎葉公主之事有龍武軍將士可以為證。掘堤泄洪之事突厥人、元凶之一的墨托已承認,見證者有令弟秘書監武信,還有安西軍果毅都尉來瑱和鴻臚員外郎皇甫惟明。”

“嚴刑逼供所獲之言不可信,此事事關重大,若要取信天下,須經過三司會審。”